相关问答
工伤赔偿要经历一个漫长的程序,主要是: 1、进行工伤认定。 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
什么是工伤赔偿纠纷工伤赔偿纠纷,指工伤职工、工亡职工亲属与用人单位之间,在确定工伤保险待遇项目、赔偿标准等问题的过程中,就各方权利义务关系产...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按照当地工伤标准赔偿,1、企业(单位)申请程序: 企业(单位)(以下简称用人单位)发生员工伤(亡)事故后,应在 24小时内口头或电话向属地参保或企业营业执照注册所在地的劳动保障局报告,并在 15日内提交书面报告。用人单位应在发生员工伤(亡)事故后 30日内提交《海东地区企业劳动者工伤认定申请书》申请工伤认定。用人单位办理工伤认定应向海东地区劳动保障局社保科提交以下材料: 1)用人单位营业执照复印件;(事业单位法人代码证复印件) 2)工伤事故发生情况的书面报告; 3)《职工工伤认定申请书》; 4)员工本人身份证复印件; 5)员工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证明(如劳动合同等); 6)伤(亡)人员初次治疗的诊断书、病历原件及复印件; 7)有关旁证材料(如目击证人书面证明材料现场记录、照片、口供记录等); 8)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常住地址证明材料等(属上下班交通事故的); 9)工伤认定所需的其他材料。 2、个人申请程序: 用人单位员工发生伤(亡)事故后,若用人单位不按规定出具事故报告及申请工伤认定的,受伤员工本人或亲属可向属地参保或企业营业执照注册所在地劳动保障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同时,个人申请工伤认定须携以下材料: 1)员工和用人单位有效的书面劳动合同或事实劳动关系证明; 2)《职工工伤认定申请书》; 3)员工本人身份证和工作证(或工卡); 4)员工或用人单位伤(亡)事故情况材料(如实叙述事故发生经过); 5)有关旁证材料(如目击证人书面证明材料现场记录、照片、口供记录等); 6)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常住地址证明材料等(属交通事故的); 7)工伤认定所需的其他材料; 8)受伤员工委托证明、亲属关系证明(属亲属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
工伤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康复费,伙食补助费,交通食宿费,护理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伤残辅助器具费,伤残待遇。各个项目均需依法定标准结合个人实际情况进行计算。其中,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补足差额;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补足差额。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六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五级至十级工伤职工自愿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距法定退休年龄超过五年(含五年)的,按照上述规定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不足五年的,每减少一年扣除20%,但最高扣除额不得超过全额的90%);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六级伤残为30个月的本人工资。
工伤保险赔偿标准如下: 1、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2、工伤职工已经评定伤残等级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 3、根据伤残等级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01人已浏览
166人已浏览
111人已浏览
10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