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提问

特色服务

法律大讲堂

用户中心

虚假诉讼信用卡诈骗的相关量刑标准的介绍

2023-03-30
虚假诉讼行为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故意,客观上实施了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他人财产的行为,应以诈骗罪定罪处罚。虚假诉讼使财产处分权人基于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虚假诉讼与一般诈骗行为的最大区别在于被骗对象与财产处分权人以及被害人是否同一。在一般诈骗情形下,被害人是因错误认识而自愿向对方交付财产,且被害人在交付财产时并不知道对方是诈骗。而虚假诉讼中的被害人明知对方是诈骗,但仍因法院裁判的强制力而被迫向对方交付财产。笔者认为,财产所有权与处分权分离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诈骗罪中陷于错误认识的对象不应局限于财产所有权人,还应包含财产处分权人。司法实践中存在不少行为人让财产处分权人受骗交付财产而被认定为诈骗的实例。如在商场购买货物时,以多次退换货物、以假乱真等方式,骗取商场营业员交付货物的行为,就被认定为诈骗,显然该案中产生错误认识的并不是店主而是营业员,即财产处分权人。

相关问答

赵丽、章法...等95位律师接受在线咨询

有问题 立即在线问律师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婚姻/债务/工伤/合同/刑事....最快3分钟内有回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看完还不明白?马上在线问一下吧!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网友热门关注

法师兄 专业问答 详情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