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劳动仲裁后,用人单位不服裁决书结果,可以起诉到法院。法院阶段属于重新审理,双方可以增加新的证据。一般法院会给双方还少10天的举证期。 《民事...
补充证据为什么一定要撤诉呢?第一条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裁决向人民法院起诉后又申请撤诉,经人民法院审查准予撤诉的,原仲裁裁决自人民法院裁定送...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要按照劳动仲裁规定的时间提交证据,否则视为没有提交。 但如果不提交导致败诉,也可以在不服仲裁裁决起诉后提交,因为从目前的司法实践中看劳动争议与法院一审属不同程序,故在法院一审阶段可以提交“新证据”,从而改变法院的判决、
对于在劳动仲裁举证期间内未提交的证据,在一审时提出,其效力如何确定与在劳动仲裁时是否提交没有任何的关系,仍应该按照民事诉讼中关于证据举证的规定进行处理: 1、对于在劳动仲裁时没有提交的证据,可以在法院诉讼中提交。 2、证据应该在法院规定的举证期限内向法院提交。 3、对于在举证期限内提交的证据,或虽逾期提交,但对方同意质证的,则仍应该根据具体的质证情况来确定该证据的证明力。
离职后,如果在规定劳动仲裁时效内,可以要求公司补保险。 与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签订劳动合同,单位就有义务为劳动者办理社保登记,缴纳社保费,用人单位不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用人单位处应缴社会保险费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罚款。 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由有关行政部门处欠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因此当事人一经发现自己没有社保,可以向社保局举报,要求其补缴社保费。 但是,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20条“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在2年内未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发现,也未被举报、投诉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再查处。前款规定的期限,自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因此如果超过时间,劳动监察等行政部门不会再受理其投诉。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898人已浏览
583人已浏览
1,143人已浏览
61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