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条件是“为逃避法律追究”,并没有时间的限制。 既包括...
肇事逃逸刑事诉讼可以提出,但是肇事逃逸不一定就算刑事案,只有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前提下逃逸才构成刑事犯罪,如果没有构成交通肇事罪逃逸的,不需负刑...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发生了交通事故之后,一般的人都会受到很大的惊吓。甚至可能会在交通事故之后,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为。比如在交通肇事之后,进行逃逸。那么交通肇事逃逸的诉讼期限是多久呢?四川众旺律师事务所李征涛律师解析。 一、交通肇事逃逸的诉讼期限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刑法关于追诉时效,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 2、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
肇事逃逸又自首属于逃逸。肇事逃逸是指肇事者违反道路交通相关强制性规定,造成严重的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责任而驾驶涉事机动车或者遗弃涉事机动车逃离现场的行为。与自不自首无关。
交通肇事逃逸无人员伤亡,应当进行行政处罚,并且由逃逸方承担全部损失。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9条第3项,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01条,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6人已浏览
489人已浏览
305人已浏览
73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