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遗嘱继承人可以更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遗嘱人可以撤回、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立遗嘱后,遗嘱人实施与遗嘱内容相反的民事法律行为的,视...
遗嘱继承人可以更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遗嘱人可以撤回、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立遗嘱后,遗嘱人实施与遗嘱内容相反的民事法律行为的,视...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篡改遗嘱不一定失去继承权。 如果继承人篡改遗嘱,情节严重失去继承权。 情节严重是指继承人篡改遗嘱,侵犯缺乏劳动能力和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利益,造成生活困难。 如果继承人确实悔改,被继承人原谅或事后在遗嘱中列为继承人,继承人不丧失继承权。
遗嘱继承人的遗产可以转继承。在遗嘱继承中,指定的遗嘱继承人于继承开始后未表示放弃继承但又未实际接受遗产时死亡的,也已经实际享有和取得遗产继承权,其应继承的遗产同样应由其合法继承人承受。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五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遗产中的有关部分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一)遗嘱继承人放弃继承或者受遗赠人放弃受遗赠; (二)遗嘱继承人丧失继承权或者受遗赠人丧失受遗赠权; (三)遗嘱继承人、受遗赠人先于遗嘱人死亡或者终止; (四)遗嘱无效部分所涉及的遗产; (五)遗嘱未处分的遗产。
继承包括和继承。法定继承,又称无遗嘱继承,是指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继承份额等均由法律直接规定的继承方式。遗嘱继承,是指被继承人生前对其财产进行处分,在被继承人死亡后由遗嘱中指定的继承人根据遗嘱继承遗产的继承方式。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法定继承是对遗嘱继承的补充。法定继承人由法律直接进行规定,因此法定继承人的范围是确定的。遗嘱继承人是由被继承人指定的,其范围具有不确定性,尊重被继承人的意愿。但是遗嘱继承人的范围也有一定的限制,被继承人必须在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内进行指定遗嘱继承人。因此,如果遗嘱只对部分遗产进行处分,那么遗嘱继承人根据遗嘱完成遗产继承后,其依然具有法定继承人的身份,仍然可以根据法定继承取得遗产。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6条规定,遗嘱继承人依遗嘱取得遗产后,仍有权依继承法第十三条的规定(法定继承)取得遗嘱未处分的遗产。因此,如果被继承人生前立有遗嘱,且遗嘱只对部分遗产作出了处理,那么优先适用遗嘱继承,在全部遗产范围内将该部分遗产转移给遗嘱继承人,再就剩余部分的遗产适用法定继承,依据遗嘱继承取得遗产的继承人可以继续以法定继承人的身份依法继承剩余的遗产。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01人已浏览
121人已浏览
162人已浏览
22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