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可先和单位协议,协商不成,可走以下法律程序: (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 (2)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可先和单位协议,协商不成,可走以下法律程序: (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 (2)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或者清欠办投诉,责令包工头支付农民工工资,逾期不支付的,可以按照涉嫌触犯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案件处理。 《刑法修正案(八)》第41条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劳动监察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行为,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扣除工资的,包括辞职后扣除工资不支付的,可以到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监督处填写投诉表。如果投诉得不到满意的结果,可以进一步收集相关证据,申请劳动仲裁,全面主张更多权利。1、投诉人身份证2、劳动合同3、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证明身份的证件4、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支付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5、用人单位填写的招聘登记表、登记表等招聘记录6、考勤记录7、其他证明劳动关系的材料2、办理流程:1。听取报告和投诉人的陈述;2、确定受理范围;3、受理或通知受理部门和单位;4、报告和投诉人填写《投诉书》或《报告书》;5、审查和处理与报告有关的案件;6、移交与用人有关的证据和调查结果。
拖欠工资工资有期限。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期限为一年。仲裁时效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一方向另一方主张权利,或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另一方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仲裁时效从中断开始重新计算。当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仲裁时效期间从中止时效原因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限制;但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因此,追究拖欠工资的期限是一年,但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而产生的争议不受时效限制。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17人已浏览
354人已浏览
199人已浏览
14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