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1、根据被抄袭的作品是否依法受著作权法保护为前提,确认抄袭者使用他人作品的情形是否超出了适当引用的范围; 2、如果构成抄袭的,要承担停止侵害...
判定抄袭有两个标准: 第一,被剽窃(抄袭)的作品是否依法受《著作权法》保护; 第二,剽窃(抄袭)者使用他人作品是否超出了“适当引用”的范围。...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构成抄袭,需要两个条件: 一是将他人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据为己有; 二是予以公开使用。 判定抄袭有两个标准: 第 一、被剽窃(抄袭)的作品是否依法受《著作权法》保护; 第 二、剽窃(抄袭)者使用他人作品是否超出了适当引用的范围。 关于适当引用的数量界限,我国《图书期刊保护试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五条明确规定: 1、引用非诗词类作品不得超过2500字或被引用作品的十分之一; 2、凡引用一人或多人的作品,所引用的总量不得超过本人创作作品总量的十分之一。 《著作权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可根据具体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著作权法所称抄袭、剽窃,是同一概念,指将他人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窃为己有。抄袭侵权与其他侵权行为一样,需具备四个要件:第一,行为具有违法性;第二,有损害的客观事实存在;第三,和损害事实有因果关系;第四,行为人有过错。由于抄袭物需发表才产生侵权后果,即有损害的客观事实,所以通常在认定抄袭时都指经发表的抄袭物。因此,更准确的说法应是,抄袭指将他人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窃为己有发表。
抄袭自己是不算抄袭的,不属于违法行为。抄袭,指窃取他人的作品当作自己的,在相同的使用方式下,完全照抄他人作品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其形式或内容的行为。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620人已浏览
190人已浏览
1,835人已浏览
23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