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究竟是不是“集体合同”,可以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具体规定衡量。第五十一条:“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通过平等协商,可以就劳动报酬、...
集体劳动合同是必须要的,企业依据自身的情况签订集体合同。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订立;未建立工会的,由上级工会指导劳动者推举...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与劳动合同不同,集体合同不规定劳动者的个人劳动条件,而规定劳动者的集体劳动条件。那么集体合同的效力体现在哪些方面呢?集体合同又称劳动合同、集体合同、集体合同或联合工作合同,是企业与工会签订的以劳动条件为中心的书面集体合同。集体合同不同于劳动合同。它不规定劳动者的个人劳动条件,而是规定劳动者的集体劳动条件。一般适用于企业行政(或企业主)和全体工人、员工,也适用于企业行政(或企业主)和参与签订集体合同的工会成员。(1)集体合同的时效。集体合同的时效是指集体合同从什么时候开始生效,什么时候终止。集体合同的时效通常以其延续时间为标准,一般从集体合同成立之日起生效。当事人另有约定的,应当在集体合同中明确规定。集体合同期限届满,效力终止。(2)集体合同对行业的有效性。集体合同对行业的有效性是指从事集体合同规定的同一行业的员工和企业的约束力。由于我国目前的工业工会没有订立集体合同的权利,我国没有集体合同对工业的有效性。
集体合同效力的体现是:集体合同双方当事人必须全面履行集体合同规定的义务,任何一方都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集体合同;集体合同的时间效力通常以其存续时间为标准,一般从集体合同成立之日起生效;集体合同对空间的效力是指集体合同规定的对于哪些地域、哪些从事同一产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所具有的约束力。
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的两种合同形式,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从历史角度看,集体合同是在劳动合同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只有在劳动合同确立了雇主和雇员的劳动关系后才有集体合同。从两者的比较角度看,既有相同之处(如都有关于雇员和雇主的权利义务规定),又各具特色。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主要区别在于: 1.目的不同。实行集体合同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劳动者整体的合法权益,调整和改善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和劳动者的共同发展;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个人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劳动合同的目的在于在双方当事人之间建立劳动关系,利用合同制度实现和保护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2.主体不同。集体合同的主体是雇主或雇主团体与由工会代表的全体职工,在我国是企业与由企业工会(没有建立工会的企业,由职工推举的代表)代表的全体职工;劳动合同的主体是雇主与单个雇员,在我国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个人。 3.内容不同。集体合同不仅规定本企业的一般劳动和生活条件,而且涉及劳动关系的各个方面,内容具有广泛性、整体性的特点。劳动合同规定劳动者个人和用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内容多是关于劳动条件的规定。 4.法律效力不同。集体合同的效力高于劳动合同,集体合同适用于企业全体职工;劳动合同仅对劳动者个人有约束力。集体合同规定了本企业的最低劳动标准,劳动合同规定的各项劳动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的规定,否则无效,无效部分以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代替。 5.责任不同。集体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如企业违反集体合同的规定,侵害了工会和全体职工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失时,应承担物质赔偿责任;工会一方不履行集体合同的规定,一般只对上级工会和全体会员负道义上的责任,由上级工会给予批评教育,纠正违约的行为,以适当方式弥补因违约给企业造成的损失,但一般不承担物质赔偿责任。劳动合同任何一方当事人违约可导致另一方提前解除劳动合同,任何一方因违约而给对方造成经济损失时,应根据其后果及损失的大小,予以赔偿。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8人已浏览
131人已浏览
203人已浏览
11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