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首先,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
首先,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强制医疗涉及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和社会的公共安全,由公安机关决定和执行。根据《刑事诉讼法》第302条:实施暴力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经法定程序鉴定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有继续危害社会可能的,可以予以强制医疗。 第303条:根据本章规定对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的,由人民法院决定。 公安机关发现精神病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的,应当写出强制医疗意见书,移送人民检察院。 对于公安机关移送的或者在审查起诉过程中发现的精神病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向人民法院提出强制医疗的申请。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发现被告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的,可以作出强制医疗的决定。对实施暴力行为的精神病人,在人民法院决定强制医疗前,公安机关可以采取临时的保护性约束措施。
执行费一般由被执行人支付,申请人可以自愿支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7)第二百五十二条的规定,被执行人未按照执行通知执行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件规定的行为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执行或者委托有关单位或者其他人完成,费用由被执行人承担。
社区矫正机构负责实施。 对于犯罪较轻、社会危害较小的犯罪分子,一般会被判处管制刑罚,即犯罪分子的一切活动都会受到有关部门的监督,在接受管制期间需要参加劳动教育改造,但不予拘留。对于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社区矫正机构应当依法进行。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87人已浏览
204人已浏览
346人已浏览
77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