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责任;当事人逃逸,造成现场变动、证据灭失,使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无法查证交通事故事实的,逃...
(一)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理解 1、这是修订刑法增加的内容。“逃逸”的目的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在实践中肇事人逃逸...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完全责任:交通肇事的事实完全由一方引起,另一方无任何法律规定的过错;主要责任:交通肇事的事实大部分由一方引起,另一方有小于50%的过错;同等责任:事故双方的过错相等。 2、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交通肇事罪是一种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根据我国刑法理论,任何一种犯罪的成立都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构成要件,即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方面,所以,我们仍用犯罪构成的四要件说来阐述交通肇事罪的特征。即交通肇事行为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其唯一判定标准是该罪的犯罪构成。
交通肇事责任一般是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进行认定的,根据作用大小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或者同等责任。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认定,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条件是“为逃避法律追究”,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没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定,不应仅理解为“逃离事故现场”,对于肇事后未逃离(或未能逃离)事故现场,而是在将伤者送至医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时候逃跑的,也应视为“交通肇事后逃逸”。交通肇事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的情节的,属于交通肇事罪的情节加重犯。构成该情节加重犯,首先要求行为人的肇事行为已经构成交通肇事罪,否则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只能作为定罪情节在确定其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时加以考虑;其次要求行为人明知自己已经发生交通肇事行为,如果对肇事不具有明知的,自然也不可能产生逃避法律追究的动机,也就不构成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再次,对于虽然履行了对被害人的抢救义务,但是逃避责任查清认定的行为,仍然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由此可见,交通事故发生后,驾驶人肇事逃逸的,属于违法犯罪行为,驾驶证被吊销后永久不得重新考取,失去驾车资格。如果情节严重,造成人员伤亡的,肇事逃逸一方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对交通肇事罪的量刑,导致受害人死亡,最高是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1人已浏览
150人已浏览
123人已浏览
14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