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婚前赠与的财产是个人财产的,且财产权利已经转移给对方的,一般不需要予以归还。赠与人在其赠与给对方的财产权利转移前一般享有任意撤销权。即如果赠...
婚前赠与财产离婚时是不能讨回的,一方婚前赠与只要满足赠与的条件,应归属于一方婚前个人财产,在离婚时无权进行分割。赠与的条件主要是赠与人将自己...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婚前财产约定公证已开始逐渐为人们所接受,但当事人在公证过程中尚存在着一些模糊认识。在约定的时间上,有的人就顾名思义,以为婚前财产约定公证必须在婚前办理,婚后就不能办了。其实,婚前财产约定公证是指男女双方对各自婚前所有的财产做出的不作为婚后共有财产的约定,在婚前、婚后均可办理,不受登记与否的限制。下面为您介绍办理公证所需的材料。办夫妻财产约定协议公证所需材料: (一)申请人身份证、户口簿; (二)申请人结婚证或夫妻关系证明; (三)与协议内容有关的财产所有权、收益权等权益的证明、财产清单; (四)夫妻财产约定协议文本; (五)公证员认为应当提交的其他材料。关于财产的范围问题,一般是指男女双方婚前个人所有的合法财产,包括私有房产、存款、家具、电器、有价证券(股票、债券等)、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以及个人所有的股份、生产资料等等。当事人不应该将不属于个人所有的财产列入约定的范畴,如有的当事人要求将父母名下的房产或公有住房等作为约定内容,这是不妥当的。
夫妻间财产约定需以书面形式作出,一般是有效的,但是关于房产的约定在法律上视作房产的赠与关系,如果约定没有经过公证,那么该约定在房屋变更登记前是可以撤销的。 一般婚前产生的债务是个人债务,婚后产生的债务是共同债务,但是如果能证明夫妻之间有特殊约定并且债权人知情的话,婚后债务也可能被认为是个人债务。另外即使夫妻之间有约定,一般婚后债务还是会被认定为共同债务,但是有可能承担债务方可以根据约定向另一方主张其承担的债务,另外,由于涉及到第三方利益,在离婚诉讼中法官极有可能不处理夫妻的对外债务。
近日,北京市宣武区人民法院对北京首起因婚前财产公证而引发的赠与合同纠纷案做出判决,法院驳回原告要求被告履行赠与合同的请求。 该案原告王女士在起诉书中说,自己和赵先生曾是“朋友关系”,1998年,双方签订了一份赠与协议,赵先生将自己的一套两居室住房赠与她,并在公证处进行了公证,但是至今赵先生仍没有履行这份赠与协议。王女士请求法院判令赵先生履行赠与协议,并且办理该房的产权过户手续。 而赵先生辩称,1996年,他和王女士通过本市一家婚介机构相识。一个月后,二人便开始商量结婚。但是不久后他发现王女士并不是真心要和他结婚。他说,曾在民政部门工作过的王女士称自己就能领结婚证,于是他就相信了。但是王女士前后办了两个假的结婚证骗他,一个没有钢印,一个证件序号是0001,都被他识破后,王女士和他摊牌说:“想办真的结婚证,你就先把房子公证,作为我的婚前财产。”于是,赵先生将一套两居室住房赠与未婚妻王女士,并进行了婚前财产公证。 1998年,王女士又办回第三张结婚证,赵先生以为这张是真的。但是在一次吵架中,王女士却对他说:“以前的结婚证全都是假的,房子已经公证了,你爱怎么办就怎么办吧。”之后,由于两人矛盾不断加深而最终分手。 赵先生认为,自己与王女士的赠与协议是有条件的,已说明是婚前财产协议,那么二人既然没有婚姻关系,协议就不能成立。 法院认为,该公证协议是以协议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作为公证实质要件存在的。该公证虽约定经公证后有效,但按照双方公证协议所使用的词句、有关条款及此次公证的目的、婚前财产约定的通常习惯做法,法院推定该公证的真实意思非单纯赠与行为,而是以双方婚姻作为实质附加条件的含有赠与行为的婚前财产约定。按照有关法律规定,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在符合所附条件时生效。由于双方当事人至今尚未履行结婚登记手续,致使该协议无法生效并实际履行。故原告以涉诉公证系单纯赠与公证,并以此为由要求被告履行赠与及过户义务,没有法律依据。据此,法院驳回原告要求被告给付赠与住房并办理产权过户手续的请求。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69人已浏览
322人已浏览
297人已浏览
22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