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缓刑,全称暂缓量刑,也称为缓量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缓刑由...
缓刑是指在一定期限内暂停刑罚的执行。在缓刑考试期间,如果没有新犯罪,也没有发现判决宣告前没有其他犯罪,缓刑考试期满,原刑罚将不再执行,并公开...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缓刑,是一种执行刑罚的制度,而不是一种刑罚。缓刑是有条件的不执行刑罚。也就是说,对一些特定的犯罪分子,在其具备了法定的条件之后,可以在一定的期间内不予关押暂缓其刑罚的执行。缓刑制度有利于改造罪犯,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适用缓刑的条件有两个: 1.适用缓刑的对象,必须是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特定的犯罪分子。这些人所犯罪行比较轻,如果罪行较重,判处的刑罚在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或者是累犯的,都不能适用缓刑。 2.所犯罪行情节较轻并有悔改表现,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
缓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经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的一种情况。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了缓刑的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经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第一、犯罪情节较轻; 第二、有悔罪表现; 第三、没有再犯的危险; 第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的。因此,判缓刑的意思就是虽然对犯罪分子定罪量刑,但是不再对其进行羁押,而是宣告适用缓刑,如果在考验期内没有违反相应的规定或发现漏罪的,那么考验期满(期满为正确内容)后,就不再执行原判刑罚。
缓刑的条件是:一是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及犯罪情节较轻;二是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法院认为不关押也不致于再危害社会,没有再犯罪的危险;三是罪犯不属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42人已浏览
250人已浏览
301人已浏览
21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