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审查起诉期限:《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二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对于侦查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1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的案件,改变管辖的,从改变后的人民检察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查起诉期限。该条对审查起诉期限和管辖变更后审查起诉期限的计算作出了明确规定。这一规定是长期审查起诉经验的总结,是符合准确,及时办案要求的。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08条第3款的规定,对于补充调查的事件,补充调查结束后转移到人民检察院后,人民检察院也必须重新计算起诉期限。以上规定的审查起诉的期限是针对犯罪嫌疑人被羁押的案件来说的,实践中对犯罪嫌疑人未被羁押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不受1个月至1个半月期限的限制,既可以在1个月至1个半月内完成,也可以超过这个期限,但是,必须贯彻迅速,及时原则,不得中断对案件的审查。另外,如果在审查起诉过程中犯罪嫌疑人逃跑,人民检察院应中止审查,根据《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作出通缉决定,通知侦查机关执行。共同犯罪中的部分犯罪嫌疑人在逃的,对在逃犯罪嫌疑人应当中止审查,对其他犯罪嫌疑人的审查起诉应当照常进行。中止取保候审应由取保候审起诉部门负责人提出意见并向检察院长申请决定。取保候审中止的时间不计入取保候审起诉的期限。人民检察院办理了取保候审,应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依法做出公诉或不起诉的决定。
申请诉讼离婚的时间一般在六个月内审结。人民法院调解无效的,夫妻感情确已破裂,准予离婚。如果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适用简易程序的,一般三个月内审结,经法院调解无效,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准予离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的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遗产被侵占申请诉讼的时间一般三年。法律规定,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如果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之日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三年内没有提起诉讼的,丧失胜诉的权利。自权利的申请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同时,人民法院不得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八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366人已浏览
970人已浏览
573人已浏览
84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