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冒充军警人员抢劫”除对军警形象和声誉的损害外,更重要的是军警本身是秩序的维护者和公权力的行使者,一旦不予特殊保护,犯罪人肆意冒充,国家会陷入...
在我国刑法中有关冒充军人和人民警察进行犯罪活动的条款有好几个,对相关犯罪的处理方法因具体情况不同而有所差别,在刑法分则中,有三个条文分别对此...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冒充军警的行为不可简单地依据结果来认定。冒充行为存在被害人信与不信两种结果,对于该冒充行为的认定具有一定影响,但并非只要被害人识破了行为人的假军警身份,就一概不认定冒充军警人员抢劫。假如行为人的伎俩高超,足以使一般人信以为真,而恰巧被具有军警专业知识的被害人轻易识破,虽然行为人冒充失败,但不可因此而不追究其责任,对此仍应认定为冒充军警人员抢劫加重处罚,否则将有违罪刑相适应原则。
冒充军警人员抢劫,应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入户抢劫的;(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七)持枪抢劫的;(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定性为抢劫罪的加重处罚情节,因为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足以压制受害人,使之不能、不敢反抗,最终使嫌疑人顺利达到犯罪的目的。 所以,关键看你是在什么时候说这句话,若是在情节同时谎称警察,这种情况也能制止受害人反抗,属于冒充军警人员抢劫。属于加重情节。 若是在进入受害者房间情节之前,为了顺利进入受害者房间而谎称警察查房,就不是冒充军警人员抢劫。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08人已浏览
182人已浏览
271人已浏览
17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