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一、洗钱罪的“上游犯罪”包括“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走私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共七...
(一)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人。每一种犯罪,都必须有犯罪主体,有的犯罪是一个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一人,有的犯罪是数人实施的,犯罪主体...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犯罪预备,是指为了实施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形态。构成犯罪预备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犯罪分子主观上具有某种犯罪的目的; 2.犯罪分子为实施某种犯罪而进行了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犯罪预备行为; 3.犯罪预备行为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被阻止在犯罪预备阶段的某一点上。犯罪预备行为虽然尚未直接侵害犯罪客体,但已经使犯罪客体面临即将实现的现实危险,因而同样具有社会危害性。因此,犯罪预备行为同样具有可罚性。预备犯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但是犯罪预备行为由于尚未着手实行犯罪,没有实际造成社会危害,因此《刑法》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犯罪构成要件的分类是可分为基本的犯罪构成与修正的犯罪构成;完结的犯罪构成与待补充的犯罪构成;或者分为单一的犯罪构成与复杂的犯罪构成。任何一种犯罪的成立都必须具备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和犯罪客观方面四个方面的要件。
《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规定,广播电视广告禁止含有下列内容:使用绝对化语言,欺骗、误导公众,故意使用错别字或者篡改成语的。 《广告法》第4条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的内容,不得欺骗和误导消费者”。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9条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商品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广告经营者不得在明知或应知的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19条第1款规定:“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服务的真实信息,不得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如果发现虚假广告宣传的,可以向公安部门报案。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88人已浏览
322人已浏览
236人已浏览
95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