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不构成犯罪的,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身不得重新取得...
交通事故逃逸罪的构成(1)行为人的交通事故行为必须达到重伤、死亡或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的程度这是认定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前提和基础。若行为人未造成上...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首先,只有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前提下逃逸才构成刑事犯罪,如果没有构成交通肇事罪逃逸的,不需负刑事责任。若构成犯罪,或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若积极赔偿损失可能量刑时会得到从宽。补充:若没有逃跑,肯定不构成犯罪。现在只有尽量认错了,处理好的话很有可能也不会被起诉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交通事故后,交通事故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交通事故现场的行为。 肇事逃逸的构成条件主要有: 第一,行为人已经构成交通肇事罪,这是前提;交通肇事但按照《解释》第1条和第2条的规定尚未达到犯罪标准的,即使逃逸,亦不属于其范围。 第二,肇事人知道自己造成了交通事故,即行为人在逃逸时必须明知自己的行为导致了交通事故的发生,这是行为人的主观认知因素。 如果行为人没有意识到交通事故的发生而离开现场,则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人明知发生了交通事故,否则亦不能认定有“逃逸”行为。换言之,“逃逸”是具有主观评价色彩的。 第三,行为人主观上是为了逃避事故责任,逃避法律的追究的目的。
根据《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公安部70号令)》规定“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交通事故后,交通事故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交通事故现场的行为。 肇事逃逸的构成条件主要有:(1)肇事人知道自己造成了交通事故,即行为人在逃逸时必须明知自己的行为导致了交通事故的发生,这是行为人的主观认知因素。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60人已浏览
223人已浏览
124人已浏览
18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