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一款、第四款、第五款走私武器、弹药、核材料或者伪造的货币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
一、概念走私假币罪,是指违反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督﹑管理﹑非法运输﹑携带﹑邮寄伪造的货币出入境内的行为。伪造的货币即假币,假币是指仿造真币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走私伪造假币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走私假币罪规定了三个量刑范围:一是走私伪造的货币数额在2000元以上不满2000元,或者数量在200(枚)以上不满2000(枚)的情节较轻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其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是一般情节。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走私金额在2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或者数量在2000张以上(枚)不满2万张(枚)的;(二)走私金额或者数量符合第一款规定的标准,且货币流入市场的情节。第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的特别严重情节:(一)走私金额在20万元以上,或者数量在2万元以上的;(二)走私金额或者数量符合第二款第一款规定的标准,属于犯罪集团第一分子,使用特种车辆从事走私活动,或者伪造走私货币流入市场的。
走私假货罪是指违反国家货币管理和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督,知道是伪造的货币非法运输,携带或邮寄到国外(边境)国境的行为。2015年8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刑法修正案(九)》,对我国现行刑法作出修改。根据修改案,走私假币罪的死刑罪被取消。
1、本罪的走私方式与走私武器和弹药罪相同。?2、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走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第一款,走私假币总面额在2000元以上或者货币数量在200元以上的,应当作为犯罪处理。在《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第一条中,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也作出了同样的规定。?3、应注意本罪与销售、购买和运输假币罪的界限。假币运输进出境,或者在内海、领海、界河、界湖运输、买卖假币,直接向走私人购买假币的,应当定本罪,不得定销售、购买、运输假币罪。?本罪走私对象仅限于假币。所谓假币,是伪造货币的简称,是指模仿真实货币的图案、颜色和风格,以各种方式非法制造的假币。根据相关司法解释,伪造的货币包括可以在中国流通或兑换的人民币和境外货币。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74人已浏览
246人已浏览
170人已浏览
23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