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扣除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子女接受全日制学术教育的相关费用,按每月1000元的标准配额扣除;纳税人在主要工作城市、直辖市、省会(首都)城市、计划...
1、子女教育:与子女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有关的,每个子女每月扣除1000元。2、继续教育:学历期间每月扣除400元,扣除期限不得超过48个月。...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所得五险一金扣除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5000,采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为:纳税额=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扣除标准:个人所得税按5000元/月的标准计算。 2、法律依据:《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1、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2、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3、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4、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5、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所得五险一金扣除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5000,采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为:纳税额=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扣除标准:个人所得税按5000元/月的标准计算。
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这就是说,个人取得的所得,只要是与任职、受雇有关,不管其单位的资金开支渠道或以现金、实物、有价证券等形式支付的,都是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课税对象。 现行方法 (总工资)-(三险一金)-(免征额)}*税率-速扣数=个人所得税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扣除标准3500元/月(2011年9月1日起正式执行)(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个税计算7级标准 全月应纳税所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元) 全月应纳税额不超过1500元3%0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1500元至4500元10%10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4500元至9000元20%55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9000元至35000元25%100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30%275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35%550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80000元45%13505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