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触犯法律是一定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的,取保候审与最后的量刑没有直接关系,只是说你在案件办理过程中不需要被羁押而已,取保候审了不等于案件终了了...
致人轻伤,可以有自诉和公诉两种选择:受害人如果不向公安报案或者报案后公安不立案,受害人而直接向法院起诉的是自诉案;如受害人向公安报案后经侦查...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取保候审只是刑事诉讼中的一种强制措施,并不代表免除刑事处罚。故意伤人致轻伤二级,构成故意伤害罪,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管制。积极赔偿受害人,取得谅解,可以从轻处罚,争取缓刑。《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如果对方伤情已确定是轻伤(包括二级和一级),则你放涉嫌故意伤害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刑事犯罪属于国家公诉案件,不存在私了,但赔偿谅解可以在量刑时予以轻判。取保候审属于强制措施,人虽在外面但案子还是要经法院审判,是否能够判处缓刑要结合案件事实和量刑情节等证据。
取保候审只是一种强制措施,不是刑罚处罚。关键要看取保候审期满后,法院作出有罪还是无罪,罪重还是罪轻,是否追究刑事责任的判决。第一,取保候审是一种强制措施,这与判不判刑没关系。第二,如果法院审理查明未犯罪,当然不会判刑。第三,一般情况下,取保候审的会被判缓刑。因此,判刑是看你的案情。如果最终查实清楚是有犯罪事实那么肯定是要判刑的,至于量刑如何也是要案情的,不过一般能取保也说明案情不是很严重,量刑在三年以下还有可能判缓刑的。综上可知,被采取取保候审措施与最后是否会被判刑,其实是没有太大关系的。如果有证据证明被取保候审人确实有犯罪行为,并且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话,那么其还是会被判刑的。小编为您整理本篇文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5人已浏览
1,679人已浏览
251人已浏览
37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