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离婚案件一般需要经理一审。二审两个阶段,程序如下:原告起诉阶段,应注意的问题如下:1、咨询。聘请律师或自己查询法律法规2、原告向法院提交起诉书、复印件和相关证据3、法院审查原告提交的文件、资料,决定是否立案,不受理的申诉不受理。在被告答辩阶段,应注意的问题是:1、从法院立案之日起5天内将原告的起诉书复印件送达被告,通知被告书面答辩2、被告从收到法院送达的起诉书复印件之日起15天内书面答辩,当然被告可以不答辩,被告需要延长答辩期限向法院申请。被告和原告的权利可以看到法院送达的通知书。开庭审理阶段:主要开庭审理,诉讼离婚原告应出席,聘请代理律师也应出席。在开庭过程中,双方对提交的证据和事实进行辩论和阐述。一般离婚诉讼的审判分为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法官调停→双方总结。法院判决或调停成功的调停书。
离婚诉讼是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离婚的当事人一方不按照离婚协议履行应尽义务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即为离婚诉讼。夫妻一方坚持不离或虽同意离婚,但对子女抚养或财产分割达不成协议的,只有通过法院诉讼离婚。那么如何进行离婚诉讼? 如何进行离婚诉讼?流程具体如下: 进行离婚诉讼分为三个阶段:起诉、审理、判决。 一、诉讼离婚--起诉(原告)、应诉(被告) 离婚案件的起诉,是指婚姻关系的一方向人民法院提出依法解除与对方婚姻关系的请求。起诉一方当事人就是原告,被诉的一方当事人就是被告,诉讼开始后,当事人依法享有诉讼权利,承担诉讼义务。 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民事案件的起诉必须符合四个条件。离婚案件也属于民事案件,因此起诉也必须符合民事诉讼法的条件并具有自己的特色: ①原告必须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个人; ②有明确的被告; ③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④属于受诉人民法院管辖。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离婚诉讼适用一般地域管辖。即要求离婚的一方,必须向被告户籍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被告户籍所在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则向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起诉。 只有具备以上四个条件的离婚案件,人民法院才能受理。 离婚案件起诉时,起诉者应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诉状和起诉状副本。离婚起诉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原告、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工作单位及现住址; ②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和理由; ③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址。 人民法院决定受理案件,诉讼离婚程序也随即开始。 被告--应诉答辩: 人民法院会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 二、诉讼离婚--审理 审理,是指人民法院接到起诉后,开始诉讼程序,到做出判决前所作的一切调查工作的总和。依照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审理分为审理前的准备、调解、开庭审理三个阶段: ①审理前的准备。人民法院在收到离婚诉讼后,经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立案,并在立案后的5日内将诉讼状副本送达给被告,被告在收到诉讼状副本的15日内应提出答辩状;审判人员审阅诉讼材料,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证据;人民法院应当更换不符合起诉或应诉条件的当事人,通知符合条件的当事人参加诉讼;根据当事人诉讼请求依法进行诉讼保全或先行给付。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72人已浏览
108人已浏览
295人已浏览
11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