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法律规定刑事拘留24小时内通知家属。司法实践中,一般以挂号线方式寄出通知书到户籍所在地址。法律性质和依据不同。刑事拘留是依据《刑事诉讼法》而...
如何执行拘留?依法拘留由公安机关执行。执行时,应持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出具的《拘留证》,并向被拘留人出示。责令被拘留人在拘留证上签字或盖章。异地...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刑事诉讼中的拘留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时,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逮捕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为了防止嫌疑犯和被告人实施妨碍刑事诉讼的行为,逃避搜查、起诉、审判或发生社会危险依法剥夺人身自由,采取拘留的强制措施。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有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嫌疑人、被告人、等待审查、监视居住等方法,不足以防止社会危险性发生,需要逮捕的,必须立即逮捕。
拘留和逮捕的期限规定如下:刑事拘留: A一般情况:公安3日内提请批捕,检察院7日内批捕,即拘留不超过10日。 B特殊情况:公安在3日基础上可以延长1——4日,检察院7日批捕,即拘留不超过14日,C更特殊的情况(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公安在3日基础上可以延长30日,检察院7日批捕,即拘留不超过37日。逮捕:检察院批捕后才能由拘留转为逮捕,逮捕的期限截止到人民法院作出判决,即法院判了,逮捕才能结束,或变为服刑(有罪),或释放(无罪)。拘留和逮捕都是强制措施,不是刑罚,针对的对象是嫌疑人不是罪犯,不具有惩罚性,而是为了保障刑事诉讼正常进行的预防性措施(怕嫌疑人逃避诉讼)拘留是公安紧急情况下应当逮捕而来不及向检察院提请逮捕时采取的临时性措施,一旦嫌疑人被控制,应当立即提请逮捕。
刑事拘留是指公安机关发现犯罪嫌疑人后,为进一步查明案件事实,巩固犯罪证据,防止犯罪嫌疑人逃跑,毁灭证据,与同伙串供等影响侦查的事情而采取的强制措施。公安机关可以决定刑事拘留。逮捕的目的类似于刑事拘留。逮捕和拘留的区别在于,逮捕是由公安机关提交检察院批准的,必须有充分的证据证明犯罪事实,嫌疑人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才能被检察院批准逮捕。《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一条规定,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以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足以防止下列社会危险的,应当予以逮捕: (一)可能实施新犯罪的;(二)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三)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四)可能打击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报复的;(五)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6人已浏览
207人已浏览
182人已浏览
9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