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民族平等。我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
1.主体要件:主体是一般主体; 2.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 3.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破坏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民族平等。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煽动民族的仇恨、民族歧视,情节严重的行为。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且以激起民族的仇恨、民族歧视为目的。
根据《刑法》第249条的规定,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是指故意以语言,文字或者其他方式煽动民族仇恨,歧视,情节严重的行为。情节严重,一般手段不好,多次煽动,引起民族公愤的,严重损害民族感情,尊严的民族成员大量逃到海外,引起其他影响民族团结,引起平等的结果等,必须立案。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民族平等。中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所有民族都是平等的。中国宪法第四条规定:禁止歧视和压迫任何民族,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二、客观要件:本罪客观上表现为煽动民族仇恨和民族歧视。情节严重的行为所谓煽动,是指以语言、文字等形式公开宣传所谓的民族仇恨。是指基于种族、肤色、世俗原因产生的强烈仇恨。所谓民族歧视,是指基于种族、肤色、世俗原因对人进行区分、排斥和限制,意图损害其他民族的平等地位和其他合法权益。本罪的行为一般包括:散发、公开展示、张贴、放映或者以其他方式让他人拿到文件,鼓吹暴力或者种族仇恨。 煽动民族仇恨和民族歧视,只有情节严重的才构成犯罪。所谓情节严重,一般是指具有以下几种情况:(1)动机非常卑劣,如为了掩盖自己的违法犯罪行为而煽动民族仇恨和歧视;(2)煽动手段恶劣的,如侮辱、造谣等;(3)多次煽动;(4)煽动行为造成严重后果或影响恶劣;(5)煽动群众人数较多,煽动性大的三、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4、主观要件:本罪主观上表现为故意,旨在激发民族仇恨和歧视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21人已浏览
119人已浏览
784人已浏览
18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