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试用期的长短根据劳动合同的期限由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协商决定。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19条规定,按下列标准约定试用期: 1、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
法律对工伤认定做出了如下规定: 《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保证的期间是保证责任的存续期间,即债权人可以请求保证人履行保证义务的有效期间。 2、它事关保证人与债权人之间的债权债务能否行使或履行,也是确定保证债务与诉讼时效关系的依据,因而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应明确约定。
(一)被告提出答辩的期限被告在我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并通知被告在收到起诉状副本后30日内提出答辩状。遇有特殊情况,被告申请延长答辩期限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视情况决定。 (二)当事人提起上诉和答辩的期限在我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当事人,不服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的,有权在判决书、裁定书送达之日起30日内提起上诉,被上诉人在收到上诉状副本后,应当在30日内提出答辩状。当事人因故在法定的30日内不能提起上诉或者提出答辩状,申请延期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三)涉外民事诉讼的审结期限人民法院审理涉外民事诉讼案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不受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期间的限定。
保护未成年人的相关法律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有关未成年人保护的规定。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未成年人依法平等地享有各项权利,不因本人及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民族、种族、性别、户籍、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家庭状况、身心健康状况等受到歧视。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80人已浏览
114人已浏览
167人已浏览
57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