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贫困户产业扶持补贴标准为4000元/户,用于办卡发展产业,验收合格后兑现资金。2、贫困户教育补贴①学前教育免收教育费;②义务教育免除杂费...
2018年贫困户补贴标准:1。贫困户民政低保补贴:1、220元/人/月的重点低保标准.一般保障标准为120元/人/月。二、贫困户医疗补贴:1...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第一档:特别困难。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作为确定特别困难的参考条件:①居住在国家级贫困县的山区和农村(乡镇),父母双方长期患重需要长期自费治疗或重度残疾,导致劳动力疲软或丧失劳动力;②孤儿残疾学生、烈士子女、优抚家庭子女;③父母双方下岗(享受低保)不再就业,父母双方长期患重病需要长期自费治疗或重度残疾,导致劳动力疲软或丧失劳动力;④认定小组达成共识的其他特殊困难标准;二级:困难。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作为认定困难的参考条件:①居住在国家级贫困县的山区和农村(乡镇),父母一方长期患重病,需要长期自费治疗或重度残疾,导致劳动力疲软或丧失劳动力;②父母双下岗(享受低保)不再就业,父母一方长期患重病需要长期自费治疗或重度残疾,导致劳动力疲软或丧失劳动力;③无经济来源的单亲家庭子女;④认定小组达成共识的其他困难标准。三档:一般困难。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作为认定一般困难的参考条件:①部队立功获奖,家庭经济困难;②因自然灾害、家庭变故、个人重病等临时经济困难的学生;③认定小组达成共识的其他一般困难标准。
幼儿园有贫困补助,补助500元/生年;小学也有贫困补助实行的是两免一补。一、家庭经济困难儿童资助申办流程:县教科局下达项目指标计划→家庭经济困难幼儿的家长到幼儿园申请→幼儿园审核→公示→县级教育、财政部门核拨资金→幼儿园发放。 (1)支付方式:由幼儿园将资助资金直接发给受助贫困幼儿家长。 (2)关键词:名额有限,根据下达计划逐级申报和审批。 1、儿童营养改善计划(1)资助对象:我县乡镇(街道)及以下取得办园资格许可证的幼儿园在园儿童。(2)补助标准:3元/生天,每年600元/生。 (3)申办流程:不需要申请。幼儿园上报在园幼儿数→县级教育、财政部门核拨→公示→幼儿园食堂供餐。 (4)支付方式:不能发放现金,由幼儿园食堂为幼儿提供营养午餐。 (5)关键词:除县城实验幼儿园、示范幼儿园和未取得办园资格许可证的幼儿园除外,均能享受。二、小学贫困补助两免一补“两免一补”是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教科书费、免杂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1、界定标准(1)持有农村特困户救助证的家庭子女;(2)农村人均年收入低于882元的家庭子女;(3)父母重大疾病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学生;(4)父母离异或丧父、丧母等原因造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5)因突发事件导致家庭贫困的学生; (6)接受特殊教育的学生; (7)因建设征地导致农村家庭人均耕地面积大量减少且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8)当地政府规定的其他需要资助的学生。 2、申报程序(1)组织希望获得“两免一补”资助的贫困生向学校提出申请。(2)组成由学校、学生家长、村居干部和教师代表参加的评审小组,对申请“两免一补”学生的家庭贫困程度进行审核,根据分配的名额,拟定受助学生名单。(3)将拟受助学生名单及其家庭贫困程度向社会公布,公示期为7天。(4)学校公示无异后,将受助学生名单及评审公示情况上报所在地的教育行政部门、财政部门审核确定。
2016年中央补助标准为每户平均7500元,在此基础上对贫困地区每户增加1000元补助,对陆地边境县边境一线贫困农户、建筑节能示范户每户分别增加2500元补助。通知明确,2016年中央支持全国266万贫困农户改造危房,其中:国家确定的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等贫困地区105万户,陆地边境县边境一线15万户,东北、西北、华北等“三北”地区和西藏自治区14万农户结合危房改造开展建筑节能示范。各省(区、市)危房改造任务由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确定。通知明确,农村危房改造补助对象重点是居住在危房中的农村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和其他贫困户。各地要按照优先帮助住房最危险、经济最贫困农户解决最基本安全住房的要求,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严格执行农户自愿申请、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民主评议、乡(镇)审核、县级审批等补助对象的认定程序,规范补助对象的审核审批。同时,建立健全公示制度,将补助对象基本信息和各审查环节的结果在村务公开栏公示。县级政府要组织做好与经批准的危房改造农户签订合同或协议工作,并征得农户同意公开其有关信息。通知强调,2016年中央补助标准为每户平均7500元,在此基础上对贫困地区每户增加1000元补助,对陆地边境县边境一线贫困农户、建筑节能示范户每户分别增加2500元补助。各省(区、市)要依据改造方式、建设标准、成本需求和补助对象自筹资金能力等不同情况,合理确定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档次的省级分类补助标准,落实对特困地区、特困农户在补助标准上的倾斜照顾。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024人已浏览
1,894人已浏览
694人已浏览
1,75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