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名誉是指社会对公民个人的品德、情操、才干、声望、信誉和形象及法人信誉、形象等各方面形成的综合评价。名誉权,是法律规定公民、法人享有的保有和维...
名誉权与荣誉权虽然都是人格权,但二者是有区别的。公民、法人无一例外都享有名誉权,名誉是指社会对公民个人的品德、情操、才干、声望、信誉和形象及...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隐私权是指自然人对其个人、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的一种人格权。名誉权是指社会对特定民事主体的才能、道德、情操、信誉、资历、声望和形象的客观综合评价。两者的区别:1、主体不同:隐私只有自然人享有;自然人不仅享有名誉权,法人和其他组织也享有名誉权。2、不同的对象:隐私的对象是自然人不愿意为他人知道或披露的秘密。;名誉权的对象是公众对特定人群的社会评价。3、不同的侵权方式:侵权隐私的常见方式是未经自然人同意或授权披露、传播、窃取他人个人信息、活动等隐秘事项;侮辱、诽谤是侵犯名誉权的常见方式。4、内容不同:侵犯隐私权的行为人传播的内容是事实(真实),侵犯名誉权的行为人传播的内容是捏造、虚构、非事实(不真实)。5、保护方式不同:隐私保护只能通过停止侵害、道歉和赔偿损失来进行。;名誉权的保护也可以通过消除影响和恢复名誉来进行。
名誉权是指公民或法人在社会生活中获得的社会评价,即自己的名誉,依法享有的不可侵犯的权利;隐私是自己的个人私事,个人信息等个人生活领域的事情不为他人所知,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禁止他人干涉的纯个人私事。隐私权和名誉权的区别:1、主体不同。隐私权只有自然人享有,名誉权不仅是自然人享有,法人和其他组织也享有。二是客体不同。隐私的对象是不愿意公开的秘密,名誉的对象是公众对特定人群的社会评价。三是侵权方式不同。侵犯隐私权的方式是未经同意披露和传述,侵犯名誉权常见的是侮辱和诽谤。4、侵害的内容不同。侵犯隐私权的行为人公开的内容不是虚构的,侵犯名誉权的内容是虚构的。行为人的心理状态各不相同。侵犯隐私权可能是故意的,也可能是过失的,侵犯名誉权大多是直接的,恶意的。6、行为人的主观目的不同。侵犯隐私权的目的可能是故意的无意的,侵犯名誉权的目的是损害和贬低他人的名誉。7、不同的保护方法。隐私侵权只能通过停止侵权、道歉和赔偿损失来进行。名誉权保护也可以通过消除影响和恢复名誉来进行。
1、主体不同。荣誉权的主体特定,仅为获得光荣称号或嘉奖的民事主体享有;而名誉权是所有民事主体都享有的一种人 权; 2、客体不同。荣誉权的客体是荣誉称号、证书、勋章、奖章、奖状等,而名誉权的客体是公众对他人的社会评价; 3、取得的程序不同。荣誉权需要有关机关或单位授予荣誉的程序而取得,而名誉权的取得无需授予等特殊程序,是自然就享有的; 4、能否被取消、剥夺不同。荣誉权可依法被剥夺,名誉权不能以任何方式剥夺; 5、侵害方式不同。荣誉主要是否定、贬低、亵渎他人的荣誉等的方式侵害,或者非法剥夺他人的荣誉,而侵害名誉权主要是侮辱诽谤。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983人已浏览
962人已浏览
349人已浏览
9,73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