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间歇性精神病人发病时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发病时为完全行为能力人。精神正常的人民事行为人年龄为:1、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根据《刑法》第十八条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婚前隐瞒了精神病,婚后久治不愈,或者婚前知道对方患有精神病,而与其结婚,或一方在夫妻共同期间患精神病,久治不愈的,到法院起诉离婚。
1、间歇性精神病犯罪认定为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如何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若干具体意见》第3条对那个间歇性精神病人如何离婚规定:婚前隐瞒了精神病,婚后经治不愈,或者婚前知道对方患有精神病而与其结婚,或一方在夫妻共同生活期间患精神病,久治不愈的,视为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一方坚决要求离婚,经调解无效,可依法判决准予离婚。据此规定,配偶患有精神病的情形有三种情况: 1、婚前曾患过精神病,婚后因受某种刺激复发 2、婚前未曾患有精神病,婚后因某种强刺激或外伤造成精神病 3、因精神病遗传而在婚后患精神病。离婚案件中,是否准予离婚的法定理由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法律依据是我国新《婚姻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所以,如果配偶一方为精神病人,另一方向法院起诉的,法院是否判决离婚,关键是看感情是否确已破裂。在一般的离婚案件中,离婚诉讼必须由本人亲自进行。但是,因精神病人的特殊情况,应当区别对待,如果是间歇性精神病,应当在其精神正常的时间进行诉讼,如果是无诉讼能力或者是限制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应由其父母、成年子女、共同生活的有抚养关系的兄弟姐妹代为诉讼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97人已浏览
174人已浏览
229人已浏览
19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