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符合条件的可以取保候审。 2.《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符合条件的,可以取保候审。《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的取保候审条件: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可以取保候审:1、可以判处管制...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绑架是指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行为。犯罪未遂是指因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已经开始犯罪并未成功的。对未遂犯,可比照既遂犯从轻或减轻处罚。我国刑法规定,绑架罪一般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犯绑架罪,杀害被绑架人,或者故意伤害被绑架人,造成重伤或者死亡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致绑架人死亡是指绑架人在绑架过程中因暴力或虐待被绑架人而死亡,被绑架人在绑架过程中自杀的行为。杀害被绑架人是指劫持被绑架人后,因勒索财产或者其他目的未实现或者其他原因,故意杀害被绑架人的行为。对既绑架他人,又将被绑架人杀害的,定绑架罪,考虑未遂情节,可从轻或减轻处罚。
绑架把人绑错了是既遂,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非法拘禁罪的规定处罚。如果严格从法律条文的规定来分析,绑架罪的客观行为是单一行为,即只要行为人将绑架他人的行为实施完毕,就构成绑架罪的既遂;如果在绑架过程中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没有将被害人的人身进行有效的控制,则应认定为未遂。
绑架罪存在犯罪中止与未遂。一、绑架罪犯罪中止的分析:犯罪中止的规定,即是“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在犯罪过程中”应是指从犯罪预备、实施犯罪、以及犯罪行为实施终了而犯罪结果尚未发生的过程中。犯罪嫌疑人仅仅绑架了人质,尚未进一步实施勒索财物行为可以说行为人预定的犯罪过程并没有结束,犯罪嫌疑人主动停止犯罪,这种情况认为是犯罪中止,不仅符合中止的主观要求,而且也符合成立中止的时间要求。因此,犯罪嫌疑人在实施绑架行为以后,自动放弃继续勒索行为,结束控制被害人处于的不法状态,应当以中止犯论处。二、绑架罪未遂的分析:绑架罪的既遂,应以行为人是否将被害人劫持并实际控制为标准。即行为人只要实施了绑架他人的行为,就构成绑架罪的既遂,而不是以勒索的财物是否到手或者其他目的是否达到为标准。如果由于被害人的反抗或者他人及时进行解救等客观方面的原因,使绑架没有得逞,因而未能实际控制被害人的,则构成绑架罪的未遂。三、绑架罪简介:绑架罪(刑法第239条),是指利用被绑架人的近亲或者其他人对被绑架人安危的忧虑,以勒索财物或满足其他不法要求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方法劫持或以实力控制他人的行为。根据刑法第239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案:(1)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2)犯前款罪,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3)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91人已浏览
156人已浏览
148人已浏览
29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