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或者发现医疗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或者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应当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当...
医疗纠纷发生后,当事人可以选择以下方式处理:1。患者和医院可以本着平等自愿的原则,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达成和解协议;2、医疗事故赔偿可以通过卫...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医疗事故的纠纷处理程序为: 第一,首先到医院进行检查,确认是不是存在医疗事故,找到原因并进行治疗,留下必要的证据。 第二,确认医院存在医疗事故的话,可以向医院里面专门的科室进行投诉。 第三,可以向当地卫生部门申请医疗事故鉴定。 第四,当事人及其家属也还可以到法院提起诉讼。
发生医疗纠纷之后的处理程序: 1.医护人员向患者或家属做好沟通、解释、解答工作; 2.解释无效的,应及早上报医务部; 3.医务部接到上报后做相应调查、了解和沟通,然后组织调解; 4.若不能调解,由医务部报请医院医疗安全委员会批准召开院内医疗纠纷技术讨论会; 5.对医疗技术讨论结论有异议的,可以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或向人民法院起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六条规定,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医疗纠纷的处理过程没有明确的法定程序。当事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处理纠纷:1。和解:医疗纠纷发生后,患者和医院可以本着平等自愿的原则,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达成和解协议;2、调解:医疗事故赔偿可以通过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解;3、前两种方式无用时。可以选择通过诉讼解决纠纷。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条的规定,当事人既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处理医疗事故纠纷,又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卫生行政部门不予受理;卫生行政部门已经受理的,应当终止处理。上上是这个问题的答案。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70人已浏览
577人已浏览
226人已浏览
20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