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法定结婚年龄(女性20岁,男性22岁)结婚的,可以享受3天的结婚假期。2、符合晚婚年龄(女性23岁,男性25岁)的,不再享受晚婚假期的报...
再婚有婚假。再婚是指离婚男女自愿恢复夫妻关系,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登记手续,重新建立婚姻关系,属于再婚行为。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再婚职工婚...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婚假没有规定在《婚姻法》里,1980年2月20日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以及07年的劳动合同法都有规定,还可以参照所在省出台的各项劳动法规的规定和执行办法等具体法律条文。通常我们都按最长3天计算。 ●《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1980]劳总薪字29号) 该《通知》现在仍然在适用,所以正常情况下,婚假1-3天,不在一地工作的,可以根据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原劳动部一九五九年六月一日发出的(59)中劳薪字第67号通知中曾规定,企业单位的职工请婚丧假在三个工作日以内的,工资照发。这个办法试行以来,有些单位和职工反映,职工结婚时双方不在一地工作,职工的直系亲属死亡时需要职工本人到外地料理丧事的,由于没有路程假,给职工带来了一些实际困难。经研究,现对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的问题,作如下通知: 一、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婚丧假。 二、职工结婚时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职工在外地的直系亲属死亡时需要职工本人去外地料理丧事的,都可以根据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三、在批准的婚丧假和路程假期间,职工的工资照发。途中的车船费等,全部由职工自理。 四、以上规定从本通知下达之月起执行。“ 提示:(59)中劳薪字第67号指的是《对企业单位工人职员在加班加点、事假、病假和停工期间工资待遇的意见》,其中“二、关于事假期间的工资待遇”下有如下文字: “3.为了照顾我国旧有习惯,不论工人职员请婚丧假在三个工作日以内的,工资照发(不包括在上述第2项事假之内);超过三个工作日以上的,其超过天数,不发给工资。”
1、按法律规定符合结婚年龄(男22周岁,女20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 2、按法律规定符合晚婚年龄(男25周岁,女23周岁)结婚的,可享受晚婚假15天(含3天法定婚假)。 3、登记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与工作单位协商解决)。 4、夫妻双方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周六、周日)和法定假(春节、国庆节等)。 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3天,但不能享受晚婚假15天。 7、婚假期间工资待遇:在婚假和路程假期间,工资照发。
《劳动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一、按法定结婚年龄(女二0周岁,男二二周岁)结婚的,可享受三天婚假。 二、符合晚婚年龄(女二三周岁,男二5周岁)的,可享受晚婚假一5天(含三天法定婚假)。 三、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四、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19人已浏览
147人已浏览
332人已浏览
11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