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申请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夫妻,须满足女方初育的为年满25周岁,女方再育的为年满30周岁。应当在妊娠前到女方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
所需条件申请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夫妻,女方为初育的须年满25周岁;女方为再育的须年满30周岁,且小孩判给对方扶养。应在妊娠前持申办材料,到女方户...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l、本人写出二胎生育指标书面申请,报村委会(社区)审查。2、村委会(社区)审查核实后,发给本人二胎生育指标申请表一式三份。3、本人如实填写二胎生育指标申请表一式三份,并持本人身份证到区计划生育服务站进行孕情检查。 4、村委会(社区)审查核实后,签名盖章,上报镇(乡)、街道计生办审查。 5、镇(乡)、街道计生办审查核实后,签名盖章、上报区计生局。 6、区计生局主办人员和分管领导审查核实,提交局务会研究同意后,以文件形式下发生育二胎人员名单,各镇(乡)街道计生办接到文件后,及时填写二胎准孕通知单,发到各村委会(社区),村委会(社区)及时向群众张榜公布,公布一周后无异的,及时将二胎准孕通知单发给本人。 7、如符合生育第二个子女规定,未申领生育证明的,必须按照规定,予以处罚。附:上报材料 1、本人向村委会(社区)上报的资料有四种:1、二胎生育指标申请表—式三份,2双方户口复印件;3、母子合影照片4张。 4、再婚家庭申请二胎生育指标的,除上述四种资料外,还必须附离婚判决书或协议书,双方户口复印件,双方单位婚育证明。另外残废儿家庭申请二胎生育指标的除第1条规定的四种资料外,还必须附通过市病残儿鉴定领导小组审批批复。
准备生育二孩的夫妇应该要准备夫妻双方的身份证、结婚证、户口本、生育证审批表等。法律经验为您介绍济南办理单独二胎证需要的材料。 济南市办理单独二胎证需要准备的材料: 一、常规材料: 1、夫妻双方的居民身份证; 2、夫妻双方结婚证; 3、夫妻双方户口本(户籍证明); 4、夫妻双方四张二寸近期合照; 二、其他证明材料: 1、再婚者:需提交历次婚姻的相关情况。 (1)离异的,提交法院调解书(判决书)原件(含复印件)或离婚证、离婚协议书原件(含复印件); (2)前配偶死亡的,须提交销户证明或死亡证明。 2、依据独生子女条款申请办理生育证的,独生子女一方需提交其父母的《独生子女证》;未申领过《独生子女证》的,需提供父母单位或所在地村(居)出具的父母生育状况证明。 3、母女均为农村居民的,须由户籍所在村(居)出具可界定为农村居民的证明。 4、男到有女无儿家落户的提交有家庭其他成员(含所有姐妹)签名的赡养协议及村(居)证明。 6、收养子女的须提交民政部门出具的收养证明及复印件。 7、非遗传性残疾失去劳动能力的,须提交县级以上民政部门或司法部门出具的丧失劳动能力的证明;或者县级以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工伤四级以上的鉴定证明;或者县级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指定医院作出的丧失劳动能力的鉴定结果。 8、六级以上残疾军人,须提交部队颁发的六级以上伤残的《伤残军人证》。 9、从事外海、远洋捕捞作业、矿工井下作业连续五年以上且仍从事该项工作的,由工作单位提供证明。 10、兄弟两人及以上只有一人有生育条件的,须由村(居)出具其他兄弟无生育条件及未收养证明。
只要符合国家和当事人所在地计生政策规定,不管什么身份的公民,都可以根据自身家庭实际情况自由安排是否生育二孩。国家2016年元月1日起实行新的计生政策全面放开二孩,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对生育两个以内(含两个)孩子的,不实行审批,由家庭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安排生育。符合计生法政策规定的家庭可以在生育二孩之前,到户籍所在地计生办咨询办理生育二孩的登记手续,不需要办理准生证。办理二孩的登记手续,需要出示夫妻双方身份证,户口本和结婚证。《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第十八条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子女。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少数民族也要实行计划生育,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夫妻双方户籍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关于再生育子女的规定不一致的,按照有利于当事人的原则适用。 2015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决定》:依法组织实施全面两孩政策。贯彻落实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完善相关行政法规以及地方性法规。从2016年开始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综合评估本地人口发展形势、计划生育工作基础和政策实施风险,科学制定实施方案,报国务院主管部门备案,确保政策平稳落地,生育水平不出现大幅波动。改革生育服务管理制度。实行生育登记服务制度,对生育两个以内(含两个)孩子的,不实行审批,由家庭自主安排生育。改进再婚等情形再生育管理。优化办事流程,简化办理手续,全面推行网上办事,进一步简政便民。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46人已浏览
1,106人已浏览
140人已浏览
47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