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轻微伤概念:各种致伤因素所致的原发性损伤,造成组织器官结构轻微损害或者轻微功能障碍。《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术语定义重伤使人肢体残废、毁人容...
十级伤残是伤残等级中的一种等级。根据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中有关劳动能力鉴定的法律规定,伤残的等级分为一级到十级。十级伤残意味着日常活动能力...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关于交强险死亡伤残概念的内容,具体的回答是:交强险“死亡伤残赔偿限额”中的“伤残”包括受伤和因伤致残二种情况,即赔偿因受伤或因伤致残而产生的损失。但因在交强险中另有医疗费赔偿的特别规定,所以因伤或因残而产生的医疗费不在“死亡伤残赔偿限额”项目中进行赔偿。因此,在“死亡伤残赔偿限额”中赔偿的项目有:丧葬费、死亡赔偿金、受害人亲属办理丧事事宜支出的交通费用、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护理费、康复费、交通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住宿费、误工费、营养费,被保险人依照法院判决或者调解承担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工伤,又称“职业伤害”“工作伤害”,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或者与职业责任有关的活动时所遭受的事故伤害和职业病伤害。 关于“工伤”的概念,1921年国际劳工大会通过的公约中对“工伤”的定义是:“由于工作直接或间接引起的事故为工伤。”1964年第48届国际劳工大会也规定了工伤补偿应将职业病和上下班交通事故包括在内。因此,当前国际上比较规范、通行的“工伤”定义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由工作引起并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事故伤害和职业病伤害。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如果你的病与你从事的工作有关,才可认定为工伤,需要相关专家认定
工伤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所发生的人身伤害,包括事故伤残和患职业病以及因这些情况造成的死亡。 《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工作时间是指法律规定的或者单位要求职工作的时间。例如,我国法律规定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 如果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作时间没有新的要求,只是规定了上下班的具体时间,那么这段时间就属于职工的工作时间。 工作场所不仅包括职工日常工作的地点,而且包括因工作需要而前往的其他地点。工作原因是指因从事与工作职责相关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造成伤害的原因。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66人已浏览
339人已浏览
493人已浏览
3,91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