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行为,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做如下处理:1.对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200元到2000元罚款,可以...
酒后驾车发生交通事故逃逸的,如果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依法赔偿受害人损失即可,不用承担刑事责任。1,如果死者是因为肇事者逃逸而得不到及时的救治而...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根据《刑法》规定,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我国是采取二审终审制的国家,即一个案件最多经过两级法院审判即告终结的制度。也就是说无论什么官司,最多经过两级人民法院的处理便告终结,官司不能再继续打下去。根据法律规定,第二审法院作出的判决和裁定是终审判决和裁定,一经作出就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不服,有权依法申诉。根据你提供的信息,二审判决已经生效,如果逃逸方拒不履行判决书的内容,受害方可以去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申诉是双方当事人都享有的权利,不可剥夺的,这一点任何人无权干涉。受害人可以写申诉状递交法院。
一般情况下,交警部门认定交通事故逃逸。如果法院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自己没有逃逸,可以提出法院也可能在庭审中不接受交警的事故证明。《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调查、检查、调查及相关检查、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证明,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2人已浏览
499人已浏览
207人已浏览
11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