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3)以合法形...
民间借合同无效的情形包括: 1、高利转贷; 2、违背公序良俗; 3、明知对方借款用于犯罪而出借的等。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合同免责条款无效,包括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情形。合同无效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第五百零六条,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 (一)造成对方人身损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法定无效合同的情形有: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无效; 2、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订立的合同无效; 3、违背公序良俗的合同无效; 4、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的合同无效。 根据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生效的《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五十四条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合同生效条件:1。合同当事人具有签订合同的能力;2。合同是当事人的真实意图;3。合同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4。合同内容不违反公共秩序和良好习俗。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的规定,具有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意味着真实;(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反公共秩序和良好习俗。第五百零二条第一款规定,依法设立的合同自成立之日起生效,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79人已浏览
156人已浏览
102人已浏览
12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