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刑事拘留期限有三种:10天、14天和37天。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计算方法。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公安机关拘留嫌疑犯后,必须在3天内向检...
刑事拘留是以日为计算单位而且期间开始之日不算在期间以内,即从期间开始的次日计算。 期间的届满以法定期间日数的最后一日为止。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刑事拘留,从犯罪嫌疑人被拘留开始计算: 一、一般情况下应当在3日内提请检查院批捕,检查院应在7日内作出是否批捕的决定。 计算公式:1~3+7=8~10天 二、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1至4日,检查院应在7日内作出是否批捕的决定。 计算公式:3+(1~4)+7=11-14日 三、对于流窜作案(指跨市、县范围连续作案,或者在居住地作案后逃跑到外市、县继续作案)、多次作案(3次以上)、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2人以上),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检查院应在7日内作出是否批捕的决定。 计算公式:30+7=37日 总的计算公式:X(1~30日)+7日(检查院批捕的时间)=8~37日
刑事拘留是以日为计算单位而且期间开始之日不算在期间以内,即从期间开始的次日计算。 期间的届满以法定期间日数的最后一日为止。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九条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九条的规定,刑事拘留的时间有三种:(一)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经审查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三日内提交检察院审查批准。(2)延长一至四天。也就是说,在特殊情况下,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提交审查批准逮捕时间,在原有三天的基础上延长一至四天。在司法实践中,特殊情况一般是指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构成重大犯罪嫌疑,但犯罪事实尚未查明;案件复杂,证据材料的收集不足以提交逮捕;鉴定结论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主要证据,尚未作出,影响案件性质的确定。三、三十天。也就是说,对于逃跑、多次犯罪、结伙犯罪的重大嫌疑人,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提交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到30天。其中流窜作案是指跨市、县管辖范围连续作案,或者在居住地作案后逃跑到外市、县继续作案;多次作案是指三次以上作案;共同作案是指两人以上共同作案。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1人已浏览
134人已浏览
113人已浏览
47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