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收费依据:自治区物价局、财政厅《关于劳动能力鉴定收费标准的通知》。(二)收费对象:申请劳动能力残疾等级鉴定的单位和个人。(3)收费主体...
1.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出来后多久可以领取伤残待遇,现行的《工伤保险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并没有明确的规定。 2.如用人单位依法缴纳了工伤保险,工...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你现在需要做伤残等级鉴定和安装假肢的费用、年限、维修费等的鉴定材料,向法院起诉。 1、工伤认定指确定职工受伤是因工造成的,具体可根据1996年8月原劳动部发布《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的规定,职工由于下列情形之一负伤、致残、死亡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1)从事本单位日常生产、工作或者本单位负责人临时指定的工作的,在紧急情况下,虽未经本单位负责人指定但从事直接关系本单位重大利益的工作的; (2)经本单位负责人安排或者同意,从事与本单位有关的科学试验、发明创造和技术改进工作的; (3)在生产工作环境中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造成职业病的; (4)在生产工作的时间和区域内,由于不安全因素造成意外伤害的,或者由于工作紧张突发疾病造成死亡或经第一次抢救治疗后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 (5)因履行职责遭致人身伤害的; (6)从事抢救、救灾、救人等维护国家、社会和公众利益的活动的; (7)因公、因战致残的军人复员转业到企业工作后旧伤复发的; (8)因公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遭受交通事故或其他意外事故造成伤害或者失踪的,或因突发疾病造成死亡或者经第一次抢救治疗后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 (9)在上下班的规定时间和必经路线上,发生无本人责任或者非本人主要责任的道路交通机动车事故的; (10)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2、伤残等级鉴定是指对伤残的程度进行评估鉴定划分等级,为赔偿提供依据,不同的等级赔偿就不同。植物人的赔偿当然和断了一根手指的赔偿不同。 伤残等级鉴定,是劳动鉴定委员会在劳动能力鉴定技术小组认为工伤职工丧失劳动能力,需要评残的基础上,依据《职工工伤和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对因工负伤或患职业病的职工伤残后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和依赖护理的程度作出的判别和评定。一共有10个级别。一级至四级的为全部丧失劳动能力;五级至六级为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七级至十级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劳动能力鉴定程序如下: 由工伤职工所在单位填写《劳动鉴定申请表》,申请劳动鉴定。特殊情况下,职工可直接申请;职工对劳动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向当地劳动鉴定委员会办公室申请复查,对复查结论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劳动鉴定委员会申请重新鉴定。职工在工伤医疗期间治愈或者伤情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或者医疗期满仍不能工作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评定伤残等级并定期复查伤残状况。 《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工伤职工及其亲属,在申报工伤和处理工伤保险待遇时与用人单位发生争议的,按照劳动争议处理的有关规定办理。因此,如果企业不给申请工伤,甲可以直接申请。另外,甲还可以就与单位的工伤争议按照劳动争议的有关规定,依据《劳动法》,申请调解、仲裁或者提起诉讼,保证自己的合法权利。
一般伤残鉴定是指伤残程度鉴定。伤残鉴定的范围包括交通事故伤残、工伤事故伤残、意外伤害伤残、打架斗殴伤残。一般由司法部门(比如交警队、派出所、法院)委托伤残鉴定机构做相应的鉴定。 工伤认定结果出来后多久可以申请伤残鉴定 对于申请工伤伤残鉴定的时间是在确认为工伤后,根据治疗情况申请工伤伤残鉴定,如果伤情稳定,治疗已终结的,马上就可以申请伤残鉴定。 按规定,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都可以申请伤残鉴定。 申请工伤鉴定时,申请人要到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进行伤残鉴定。但在申请伤残鉴定前,要先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一般只有在被认定为工伤的,才可以进行工伤的伤残认定。 申请工伤的伤残鉴定时,一般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1、《工伤认定决定书》及复印件; 2、申请人正面免冠彩照一张; 3、身份证及复印件等身份证明资料; 4、两份《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表》; 5、医院的首次诊断记录和出院小结,如医院首次诊断的病历等相关资料。 在进行伤残鉴定时,一般需要按以下流程进行: 1、用人单位或工伤职工,在伤情稳定或医疗终结后,可携带相关申请资料,至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资料应含《工伤认定决定书》及复印件、伤残职工身份证明资料、就医病历等一切相关资料。 2、劳动鉴定委员会在收到申请后,会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若材料不全,会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书面告知申请人补全
需要的。工伤评残的具体程序如下: 1、到劳动行政部门确定工伤; 2、劳动行政部门确定工伤后,向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工伤鉴定; 3、劳动行政部门和企业通知你鉴定伤残等级; 4、鉴定伤残等级在市级(设区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指定的医疗机构; 5、评定伤残等级后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执行。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88人已浏览
178人已浏览
211人已浏览
16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