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属于先逃逸致人死亡的,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1、交通肇事致人死亡逃逸的不一定会坐牢。 2、交通肇事致人死亡,如肇事人对于死亡事故负全部或者主要责任,且肇事人逃逸的,则构成了交通肇事罪中...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首先,交通事故全责,造成一死一伤,已经构成交通肇事罪,按照法律规定,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因此,你大哥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也可能被判处拘役。 其次,你大哥刑满释放以后,该赔偿的钱一样要还,但是赔偿只以你大哥个人的财产为限,不会拍卖你母亲的房屋来为其赔偿。
1、无证驾驶致二人死亡交通肇事逃逸,第三者责任险不会赔偿的。但是交强险要赔偿的。2、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如何认定《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条规定:“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在认定“因逃逸致人死亡”时应把握以下几点: 1、因逃逸致死的对象必须是行为人交通肇事行为致伤的人,而不是其他人。 2、行为人对交通肇事行为致伤的人负有及时救助的义务,该义务是由于行为人的交通肇事这一先行行为,使法律所保护的“致伤的人”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处于危险状态下而产生的义务,肇事者有能力实施救助而不实施救助行为致受伤的人发生了死亡的结果。 3、行为人对受伤人员死亡的结果持过失心理,因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虽然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了受害人死亡结果的心理状态。这种过失的主观罪过形式是对肇事者的行为认定为交通肇事罪的关键。如果肇事者明知不实施对受害人的救助行为会发生受害人死亡的危害结果将被害人带离现场而逃逸,放任这种危害结果发生的间接故意心理态度,则已超出交通肇事罪的界限。 4、行为人逃逸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结果之间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81人已浏览
167人已浏览
112人已浏览
11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