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1、行为人在主观上具有故意犯罪。 2、行为人必须具有变造货币的行为。“变造货币”是指行为人在真货币的基础上或者以真货币为基本材料,通过挖补、...
变造货币主体要件包括: 1、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任何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 2、变造货币必须达到法定...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行为人在主观上具有故意犯罪。 (2)行为人必须具有变造货币的行为。“变造货币”是指行为人在真货币的基础上或者以真货币为基本材料,通过挖补、剪接、涂改、揭层等加工处理,改变原货币数量、形态或面值的行为。不论行为人以何种方式变造货币,都不影响犯罪的成立。变造货币是以真货币为基础进行加工处理,因此变造的货币在某种程度上有原货币的成分,如货币的纸张、金属防伪线、油墨等。而伪造货币则是将非货币的一些物质经过加工后伪造成为货币,伪造的货币则不具有货币的成分。这是伪造货币与变造货币最大的不同。 (3)行为人变造货币必须达到“数额较大”,才构成犯罪,这是区分犯罪与非罪的重要界限。
1、变造货币总面额在2000元以上不满3万元的,属于大额;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变造货币总面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属于巨额,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下列因素将构成变造货币罪:1、侵犯客体要件的客体是国家货币管理制度。2、客观要件本罪客观上表现为变造货币、数额较大的行为。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任何符合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上必须由故意构成。也就是说,行为人必须明知是货币并进行变革以增加面值或货币数量,才能构成本罪。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78人已浏览
256人已浏览
115人已浏览
14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