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承诺函实际上是合同的一种,当然具有法...
承诺书实际上是合同的一种,当然具有法律效力,但是,有效的承诺书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以个条件: 1、承诺书的作出是当事人真实意愿的反映。 2、不能...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当事人对于自己的民事权利或者财产处分相关的承诺函,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及第三人利益,不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的前提下,一般情况下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1.如果是涉及到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承诺函,应当遵从相应法律规定,如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即便当事人自愿作出的承诺也不具有法律效力。2.出具承诺函的当事人要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如果说不具备相应的能力而进行的民事活动,依法应视为无效的承诺函。3.当事人在出具承诺函时应是自愿的,如果存在误解、受人胁迫等情形下作出的承诺函也是不具有法律效力。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承诺书实际上是合同的一种,合法订立的当然具有法律效力。有效的承诺书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是当事人真实意愿的反映。 2.没有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承诺书的内容必须合乎法律的规定,不能违反法律或行政法规的禁止性规定,否则可能导致承诺书无效。 3.没有侵犯他人利益。
承诺书实际上是合同的一种,当然具有法律效力,但是,有效的承诺书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以个条件: 1、承诺书的作出是当事人真实意愿的反映。 2、不能违反相关法律规定。 3、没有侵犯他人合法利益。 4、承诺书的内容没有违反公序良俗原则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33人已浏览
468人已浏览
127人已浏览
21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