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欠款人跑路,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支持自己的合理诉求。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
依据法律规定,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令原人民...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一般情况,起诉时应提交以下材料: (1)起诉状正本一份,并按被告的人数提交副本; (2)当事人主体资格的证明(包括原告、被告和第三人等); (3)本院具有管辖权的证据; (4)其他证据。 2、起诉的程序如下: (1)写好起诉书; (2)携带证据和起诉书到法院立案并交诉讼费; (3)法院审查确定受理后就会开庭审理; (4)法院判决; (5)执行判决。 3、诉讼费的缴纳: 诉讼费先由原告在起诉时预交,待案件审结后根据案件情况再确定诉讼费的承担问题。如果是被告败诉,就由被告承担全部诉讼费;如果是双方各有胜负,诉讼费由双方分担或是由法院确定如何分担。
原被告达成一致就不用强制执行了,那就不用交执行费了,你们可以和法院沟通,不需要交执行费用。双方协商好了,可撤诉,被告直接给原告民事赔偿款即可。一、执行期限 1、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执结;非诉执行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执结。但中止执行的期间应当扣除。 2、有特殊情况须延长执行期限的,应当报请本院院长或副院长批准。申请延长执行期限的,应当在期限届满前5日内提出。” 3、如超过六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成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
要注意诉讼时效,收集和保存证据。证据包括当事人的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和检验记录。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期限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诉讼时效。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当事人有责任为自己的主张提供证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无法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所需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对证据进行全面、客观的审查和核实。根据当事人的主张和案件审理情况,人民法院确定了当事人应当提供的证据和期限。当事人在此期间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延长期限,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当事人的申请适当延长期限。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15人已浏览
149人已浏览
167人已浏览
19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