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工伤事故的处理程序是怎样? 1、进行工伤认定。 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
一、工伤事故发生后的处理: 首先,企业单位要及时报告工伤和职业病情况,不得瞒报和漏报; 其次,工伤职工或其亲属申请认定工伤和享受工伤待遇; ...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般车主在发生事故后的基本理赔程序是这样的: 1.出示保险单证,行驶证,驾驶证,被保险人身份证,保险单。 2.填写出险报案表; 3.检查车辆外观,拍照定损; 4.理赔员根据车主填写的报案内容拍照核损; 5.交付维修站修理; 6.理赔员开具任务委托单确定维修项目及维修时间,车主签字认可;另外,车辆理赔时需应注意下列事项: 1、发生事故时不要私了 2、小损失理赔不值得这样做既浪费时间,又增加了自己的理赔率,因为保险公司每年根据车主的出险率有一定的折扣。 3、“全险”不等于“全赔”事实上,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全额保险,因而也不能够取得保险公司的“全赔”。
一、工伤事故发生后的处理: 首先,企业单位要及时报告工伤和职业病情况,不得瞒报和漏报; 其次,工伤职工或其亲属申请认定工伤和享受工伤待遇; 第三,企业工会组织可以代表工伤职工提出申请。 二、报告、申诸的时间要求: 从工伤事故发生之日起或职业病被确诊之日起,企业单位应在15日之内报告,工伤职工或其亲属应在15~30天之内申请。在此时间之内,报告和申请要越快越好,这有利于及时调查取证,有利于工伤职工及时享受有关待遇。 三、调查取证和认定工伤: 劳动行政部门接到工伤报告和申请后,应抓紧调查取还,一般应在7日内,特殊情况下延至30日,作出是否认定工伤的结论,认定工伤以书面形式通知。调查取证材料要包括:职工申请并对有关问题进行核实;医院或医疗机构治疗工伤和职业病的诊断书及有关资料;企业的工伤报告和现场调查情况。 四、工伤争议处理: 对两种争议应适用不同的程序。 一是企业单位不同意工伤职工的要求时,职工或其亲属应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结论不服的,双方当事人应向法院上诉。 二是企业或职工对于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认定工伤或者确认支付待遇的决定不服的,应向上一级劳动行政部门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结论不服的,向法院提出行政诉讼。
1、及时报案。驾驶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立即向交通事故处理机关报警,及时向承保该车的保险公司报案。 2、查勘定损。保险公司接到报案后,迅速调度其理赔人员查勘事故。对损坏的车辆和财产按规定核定损失金额。 3、抢救治疗。有人员受伤的,应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送医院抢救治疗。 4、调解结案。财产损失金额确定后,受伤人员治愈出院后,或交警部门调查清楚事故死亡人员相关情况后,事故双方由交警部门根据法律法规进行调解,由责任方分别履行赔偿义务后结案。 5、递交索赔。调解结案后,被保险人应及时将事故索赔材料递交给保险公司。 6、理赔付款。保险公司根据保险条款及法律法规计算赔款金额后通知被保险人领取赔款后结案。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35人已浏览
957人已浏览
207人已浏览
19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