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在交通事故中为肇事司机顶包,属于包庇罪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刑法》第三百一十条【窝藏罪、包庇罪】明知是犯罪的人...
一般交通事故顶包属于违法行为,应当受到公安机关的处罚。但是,如果仅仅是一般交通事故,并非重大交通事故,则顶包人员未达到追究妨害作证罪的标准。...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般交通事故顶包,被顶包人涉嫌交通肇事逃逸。如果罪名成立,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会被吊销驾驶证。顶包人涉嫌构成包庇罪,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交通肇事构成交通肇事罪的,找人顶包,顶包的构成窝藏包庇罪。事后找人顶罪的行为属于交通肇事罪的加重处罚情节,应当按照交通肇事逃逸论处。明知是犯罪的人为其提供隐藏的地方和财产,帮助其逃逸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关于“顶包”行为法律责任的区分,首先,找人“顶包”的实际肇事者,主观上让他人顶替自己交通肇事的犯罪行为,企图逃避法律追究;客观上为使顶罪行为得以实现,一般肇事者在事故发生后不是去查看、救助受害人,而是离开现场,联系朋友,预谋顶罪事宜。即使在现场,也不会承认自己是肇事者,而是由顶替人向交管部门作虚假供述。因此,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一种逃逸,构成交通肇事罪,并适用肇事后逃逸情节予以量刑。这种行为还有极端的情形,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明知被害人没有死亡,找人顶替交通肇事行为,又指使“顶包”人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进行隐藏或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这种情况下找人“顶包”的实际肇事者,有可能被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另外,肇事者的行为还构成妨害作证罪。肇事者找人顶罪的行为严重扰乱了司法机关的正常刑事诉讼活动,甚至造成错案的严重后果。肇事者采用唆使、贿买、胁迫或者其他方法使他人作伪证,让顶替者出于各种原因自愿或不自愿甚至被迫陈述虚假事实,包庇犯罪行为。在文章的最后小编提醒大家一句,换驾顶包的行政处罚这种说法本身就是错误的,换驾顶包是有可能已经涉嫌了包庇罪,构成包庇罪的情况下是要承担刑事责任的,刑事责任跟一般的行政处罚这是天壤之别的。而且现在各种拍照技术都非常的先进,就算是别人让自己顶包,做什么事情的时候要一定理智,不能这么冲动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86人已浏览
2,015人已浏览
145人已浏览
32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