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协商不成,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咨询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
劳动仲裁没有特殊情况会在45天内结束;如果双方对劳动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再向人民法院起诉,那么法院阶段一审阶段简易程序的话一般不超过3个月,...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劳动仲裁可以拿到档案。 2.用人单位不给劳动者档案本身就是违法的。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离职后单位不给档案,这是可以起诉原单位来承担履行义务的。如果由于用人单位扣押档案的行为给劳动者造成了其它损害,如影响就业、不能办理退休等,职工还可以要求相应赔偿。
根据法律规定,劳动仲裁案件从立案到裁决一般在45天内,最长不超过60天。如果裁决员工胜诉,裁决书有履行内容,公司逾期不向法院起诉的,应当主动履行。如果公司在裁决生效时不主动履行,劳动者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劳动仲裁是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的公断和裁决。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要程序。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提起劳动仲裁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除非当事人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超过法律规定的仲裁申请时效。然而,相当一部分劳动案件将进入法院阶段。法院分为基层人民法院一审,一审简易程序三个月,普通程序六个月。对一审结果不服的,可以起诉二审法院,二审时间三个月。二审判决生效后,公司拒绝执行的,可以向一审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仲裁、一审、二审和执行四个程序的时间可能在一年左右,有些特殊情况甚至更长。
劳动仲裁作出裁决后一般15天内拿到工资,具体看对方的经济状况。裁决下达后15天内双方都没有起诉的,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20人已浏览
138人已浏览
5,022人已浏览
24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