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18日发布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起诉标准的规定(2)》,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5000元以上的,应当提起诉讼。规定明确,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的便利,要求他人财产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产,为他人谋取利益,或者利用职务的便利,违反国家规定,收取各种名义的回扣、费用,属于个人,金额超过5000元,应当提起诉讼。根据规定,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工作人员财产,个人贿赂1万元以上,单位贿赂20万元以上的,应当提起诉讼。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5000元以上的,将被立案追诉,这就是经济案件立案追诉标准。 规定明确,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或者在经济往来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数额在五千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经济犯罪立案标准虚报注册资本 1、有限责任公司实际投资不足20万(50万的40%),股份有限公司实际投资不足700万(1000万的70%) 2、有限责任公司虚报数额在100万元以上,股份有限公司虚报数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 3、虚报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累计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直接经济损失累计10-50万元以上的。欺诈发行股票、债券发行数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提供虚假财会报告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的。妨害清算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隐匿、销毁会计资料资料涉及金额在50万元以上的;公司、企业人员受贿数额在5000元以上的。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个人行贿1万元,单位20万元。非法经营同类营业国企背景,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为亲友非法牟利国企背景,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国企背景,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或占注册资本30%以上的。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失职案直接经济损50万元。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滥用职权案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徇私舞弊低价折股、出售国有资产案造成国家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的;走私假币案二千元以上或者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386人已浏览
1,532人已浏览
1,771人已浏览
31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