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符合下列要求构成遗弃罪: 主体为对被遗弃者有法律扶养义务的人; 二、主观表现为故意; 3象是受害人在家庭成员中的平等权利; 4、客观地表现为...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被害人在家庭成员中的平等权利。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年老、年幼、患病的家庭成员应当扶养而拒不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本罪的主体...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构成遗弃罪不看遗弃的时间长短,主要看情节是否恶劣。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的规定,具备以下条件的认定为遗弃罪: (1)侵犯的客体是被害人在家庭中的平等权利。 (2)在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对因年老、年幼、患病或其他原因而没有生活来源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应当扶养而拒绝扶养的行为。扶养包括长辈对晚辈的抚养、晚辈对长辈的赡养以及夫妻之间的扶养。 (3)犯罪主体是对被遗弃者负有法律上的扶养义务的人。 (4)主观方面是故意,即明知自己应当履行扶养义务。
对于遗弃罪管辖在哪里立案,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材料的受理。它是立案程序的开始。接受立案材料,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都应当接受下来,然后依法处理,而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或推诿。刑事诉讼法第84条第3款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这里“紧急措施”是指保护现场、先行拘留嫌疑人、扣押证据等措施。 2.报案、控告和举报可以用书面或口头形式提出。刑事诉讼法第85条第1款规定:报案、控告、举报可以用书面或口头提出。接受口头报案、控告和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写成笔录,经宣读无误后,由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签名或者盖章。根据这一规定,报案、控告和举报认识片面或错误造成的控告、举报与事实不符,甚至错误;而诬告则是故意捏造事实,伪造证据,目的在于陷害他人。 4.公安司法机关应当为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保密,并保障他们及其近亲属的安全。为了鼓励人民群众积极同犯罪行为做斗争,保障单位和个人行使控告、举报的权利,刑事诉讼法第85条第3款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应当保障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即当他们的安全受到威胁时,公安司法机关应当主动采取保护措施或者被要求而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为了防止事后对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打击报复,该款还规定,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如果不愿公开自己的姓名和报案、控告、举报的行为,应当为他们保密。
抛弃儿童涉嫌遗弃罪。根据国家相关法律的规定,犯本罪的一般会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遗弃罪是指负有扶养义务的人,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侵犯的客体是被害人在家庭中的平等权利。主观方面是故意,即明知自己应当履行扶养义务。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10人已浏览
355人已浏览
146人已浏览
16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