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公司拖欠工资,有欠条既然有欠条,协商不成,到公司所在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投诉或到法院申请支付令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
拖欠工资的: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达两年,劳动关系仍然存续,不受仲裁时效限制,劳动者可以随时申请劳动仲裁;劳动关系终止的,劳动者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仲裁申请。
如果劳动者有欠条的,可以直接起诉到法院,要求支付欠条里的工资数额。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劳动法》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八条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情况。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责令其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的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法律意见】 用人单位拖欠员工工资需要承担的责任是清偿和支付赔偿金,是不会被判刑。因为用人单位拖欠工资是劳动争议,是属于民事范畴内的,只需要承担在限期支付或者加付赔偿金的法律责任,负责人并不会因此坐牢。但是如果用人单位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来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数额较大,经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或者政府其他有关部门依法以限期整改指令书、行政处理决定书等文书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后,在指定的期限内仍然一直不支付的,很可能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这样是会被追究刑事责任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10人已浏览
163人已浏览
1,086人已浏览
12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