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未成年犯罪记录不会消除,只会依法保密。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五条规定:“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
未成年犯罪应当在未成年犯管教所执行刑罚。对未成年犯执行刑罚应当以教育改造为主。未成年犯的劳动,应当符合未成年人的特点,以学习文化和生产技能为...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未成年人犯罪进入少年管教所,是对已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的少年犯进行教育、挽救、改造的场所。简称少管所。它是我国劳动改造机关之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的规定,少年犯管教所应当着重对少年犯进行政治教育,道德和基本的文化与生产技术教育。根据少年犯的特点,在照顾他们生长发育的情况下,让他们从事轻微的劳动,采取诱导、关怀、鼓励、感化的方法,进行适合少年犯心理和生理特点的德、智、美、体的全面教育,促使他们思想转化,早日改造成为有利于社会的新人;并为他们将来升学、就业创造条件。少年犯已满18周岁、余刑在2年以上的,应转送监狱、劳改队关押改造。根据我国刑法第十七条第四款:“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此处收容教养的机构应该就是未成年犯管教所。未满14周岁的学生犯罪可以入劳教所。根据我国《劳动教养管理工作执法细则》第二章第五条规定:劳动教养管理所依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和国务院颁布的法规关于收容劳动教养人员的范围和对象的规定,负责收容劳动教养人员。对下列人员不予收容:(一)不满十六周岁的少年;(二)精神病人、呆傻人、盲、聋、哑人、严重病患者(法律、法规有特殊规定的除外);(三)怀孕或哺乳未满一周岁婴儿的妇女;
未成年人犯罪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我自己也处理过很多未成年人的法律援助案件。对于未成年人来说,犯罪后不仅要面对刑法的惩罚,还会留下严重的心理阴影,严重的还会影响他们未来的整个生活。对于许多父母来说,是否会留下案底,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么,未成年人犯罪会留下犯罪记录吗?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六条规定,犯罪时不满18周岁,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应当封存有关犯罪记录。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需要办案,或者有关单位按照国家规定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同时,法律还规定,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后,应当封存相关记录。
未成年犯应当在未成年犯管教所执行刑罚。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我国刑法对未成年人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首先是对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同时,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执行也有专门的场所。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83人已浏览
447人已浏览
181人已浏览
26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