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
所谓扒窃,应指在公共场所窃取他人随身携带的财物的行为。扒窃与盗窃之间是特别和一般的关系,扒窃是盗窃的特殊形态,所有扒窃都属于盗窃,但盗窃不一...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涉及入室、扒窃、携带凶器、多次犯罪等情况,仅金额不构成盗窃罪,可能是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5天以上10天以下拘留,可以处500元以下罚款的情况较重,10天以上15天以下拘留,可以处1000元以下罚款。《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对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说明》第一条盗窃公私财产价值1000元至3000元以上,30000元至10000元以上,30000元至50000元以上,应分别认定为刑法第264条规定的金额较大的金额特别巨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情况,考虑社会治安情况,在定金规定的金额范围内,确定当地执行的具体金额标准,报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认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9条盗窃、欺诈、抢劫、敲诈、故意破坏公私财产的,可以处5天以上10天以下拘留,处500元以下罚款的情况较重的,可以处10天以上15天以下拘留,处1000元以下罚款。
扒窃与偷窃区别是有没有采取一个固定的手段,扒窃的话,通常情况下都是在一些公共的场所或者说是交通工具上所进行的一种公开的盗窃行为,而偷窃他是秘密所进去的,也就是它的范围是更加的广阔的。刑法上的扒窃和偷窃偷盗的区别在于,扒窃有固定的手段,其既是偷窃也是偷盗,偷窃是治安管理处罚法上的称呼,而偷盗一般是属于一种民间说法,三者在刑法中一般都以盗窃论处。扒窃:在公共交通工具或者公共场所直接盗窃他人随身携带的财物,一般都是采取刀割或者“手夹”的方式,偷偷掏取他人衣服口袋或包内的钱财或物品。“扒窃”在行为特征上,相对于其他盗窃的窃取行为,扒窃有着自己特殊的窃取模式;因此,在成立犯罪的标准上,只要实施了“扒窃”类型的窃取行为,理论上就可以予以定罪。偷窃:原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中我们俗称的偷东西的案由叫偷窃公私财物,简称偷窃,比较通俗的说法。根据两高颁布实施的关于盗窃罪的司法解释,对于“扒窃”的定义是指“在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上盗窃他人随身携带的财物”。由此可见,“公共场所”和“随身携带”是认定“扒窃”的两个核心要素,故如何解释“公共场所”和“随身携带”对“扒窃”行为的定性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多次盗窃,是指行为人,在二年内盗窃三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多次盗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二年内盗窃三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多次盗窃”。”[1]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96人已浏览
1,385人已浏览
936人已浏览
16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