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如果当时存在劝酒的情况并且没有阻拦对方驾车的话,是徐亚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的。 现在你那边到底是什么一个情况我还不是很了解,所以不能说立马就能...
劝酒者负不负刑事责任要视情况而定,根据刑法第十六条之规定,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酒驾出事故,一起喝酒的人有责任的。 1、一起喝酒的人是否要承担责任,要看他对死者是否有劝酒的行为; 2、一般来说,有以下情况劝酒者会被判定有过错:强迫性劝酒、明知对方不能喝酒仍劝其饮酒、在明知对方醉酒的情况下未将醉酒者安全护送回家和酒后驾车未劝阻导致发生车祸等损害的; 3、以上过错行为与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则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4、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1、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1条明文规定: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2、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行为人明知酒后驾车违法、醉酒驾车会危害公共安全,却无视法律醉酒驾车,特别是在肇事后继续驾车冲撞,造成重大伤亡,说明行为人主观上对持续发生的危害结果持放任态度,具有危害公共安全的故意。对此类醉酒驾车造成重大伤亡的,应依法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3、酒后驾车是指,饮酒后8小时之内,或者醉酒后24小时之内驾驶车辆。统计表明,驾驶员酒后驾车,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是平时的15倍,30%的道路交通事故是由酒后开车、醉酒驾车引起的。
1、饮酒者和劝酒者都应当意识到酒会导致人的辨认能力减弱,甚至有可能造成身体伤害或死亡的严重后果,因此,作为酒场的参与者都负有提醒注意义务和保障饮酒者人身安全的义务。 2、根据司法实践情况,酒场参与者一般承担次要赔偿责任。饮酒者作为完全民事责任能力人,需要对自己的人身安全负主要的注意义务,但如果酒场参与者没有尽到必要的注意义务,不论其是否参与劝酒,均需承担次要的赔偿责任。
强行劝酒而致死,劝酒人应承担民事责任,承担罚金。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六条、第八条、第二十六条,劝酒致人伤害、死亡案件,劝酒人承担侵权责任的,必须符合以下四个条件,劝酒者或请客者才构成侵权。 即:其一,有强行劝酒的行为; 其二,劝酒者有主观故意或在主观上有过错; 第三,喝酒者有损害结果的发生,比如酒精中毒丧命或因酒致人受伤、致残; 第四,这种损害结果与劝解行为存在因果关系。 二、责任承担种类 在以下四种情况下,劝酒者应承担赔偿责任。 1.强迫性劝酒。 2.明知对方不能喝酒。 3.未将醉酒者安全送达。 4.酒后驾车未劝阻。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55人已浏览
1,045人已浏览
216人已浏览
37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