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要看走私金额。法律规定,个人走私普通货物和物品,偷逃应纳税额在10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中偷逃应纳税额较大(有期徒刑3年以下...
有两种处理:方案一是公安机关立案侦察,证据齐全后报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最后经法院审判。一旦公安机关予以立案侦查,进入诉讼程序,意味着,国家公...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规定,走私武器、弹药、核材料或者伪造货币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走私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黄金、白银等贵金属或者国家禁止进出口的珍贵动物及其产品,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走私珍稀植物及其制品等国家禁止进出口的其他货物,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本条规定的罪行的,对单位处以罚款,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照本条规定处以罚款。第一百五十二条以牟利或者传播为目的,走私淫秽电影、录像带、录音带、图片、书刊或者其他淫秽物品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逃避海关监管,将境外固体废物、液体废物和气体废物运输入境。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处以罚款,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前两款的规定处以罚款。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走私本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一百五十二条、第三百四十七条规定以外的货物,根据情节轻重,分别按照下列规定处罚:(一)走私货物,货物偷逃应纳税额较大或者一年内因走私被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后走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偷逃应纳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二)走私货物,货物偷逃应纳税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偷逃应纳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三)走私货物,货物应纳税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偷逃应纳税额的罚款或者没收财产。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处以罚金,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多次走私未经处理的,按累计走私货物、货物逃税处罚。第一百五十四条规定,下列走私行为按照本节规定构成犯罪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一)未经海关许可,未缴纳应纳税额,擅自加工批准进口的来料,组装和补偿贸易的原材料、零件、成品、设备等保税货物,在国内销售牟利的;(二)未经海关许可,未缴纳应纳税额,擅自在国内销售特定减税、免税进口的货物和物品牟利。第一百五十五条规定:以下行为以走私罪论处,按照本节有关规定处罚:(一)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购国家禁止进口的货物,或者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购其他进口的货物,数额较大的;(二)内海、领海、界河、界湖运输、收购、销售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或者运输、收购、销售国家限制进出口的货物,数额较大,无法证明的。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与走私罪犯通谋,为其提供贷款、资金、账户、发票、证明,或者为其提供运输、保管、邮寄或者其他方便,以走私罪共犯论处。第一百五十七条规定,武装掩护走私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从重处罚。以暴力、威胁方式抗拒缉私的,以走私罪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规定的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罪,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进行处罚。
有两种处理:方案一是公安机关立案侦察,证据齐全后报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最后经法院审判。一旦公安机关予以立案侦查,进入诉讼程序,意味着,国家公权力的介入,意味着国家对于违法犯罪的行为追究刑事责任。公诉案件就不能私了。方案二是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属于自诉案件,自诉案件主要还是鼓励和解,原告只要自愿撤诉被告就不必负法律责任,在实践中,如果真的是轻伤,一般只要达成了赔偿协议并执行了,一般不会判刑。
有两种处理:方案一是公安机关立案侦察,证据齐全后报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最后经法院审判。一旦公安机关予以立案侦查,进入诉讼程序,意味着,国家公权力的介入,意味着国家对于违法犯罪的行为追究刑事责任。公诉案件就不能私了。二是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属于自诉案件,自诉案件主要还是鼓励和解,原告只要自愿撤诉被告就不必负法律责任,在实践中,如果真的是轻伤,一般只要达成了赔偿协议并执行了,一般不会判刑。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500人已浏览
749人已浏览
492人已浏览
19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