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妨害公务罪的认定: 一、主体为一般主体; 主观方面一般为直接故意; 3、侵权对象是国家机关和红十字会的职务活动; 4、客观上表现为妨碍人民代...
妨害公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大代表依法执行职务,或者在自然灾害中和突发事件中,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妨害公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大代表依法执行职务,或者在自然灾害中和突发事件中,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或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虽未使用暴力,但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依照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的规定,以暴力、威胁等方式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款。当然,定罪入刑时要慎重,划清妨害公务罪与人民群众抵制国家工作人员违法乱纪的界限,划清妨害公务罪与人民群众因提出合理要求、不理解政策或态度生硬而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争吵、围攻、顶撞、纠缠的界限。
认定妨害公务罪,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进行分析: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其中,国家的正常管理活动是其主要客体,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人身权利是其随机客体。本罪侵害的对象,是依法正在执行职务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形: 1、以暴力或者威胁的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 2、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执行代表职务。 3、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 4、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但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四)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对方是正依法执行职务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大代表、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而故意对其实施暴力或者威胁,便其不能执行职务。
妨害公务罪是指通过暴力、威胁等方式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NPC代表依法履行职责,或者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通过暴力、威胁等方式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或者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和公安机关依法履行国家安全任务。虽然没有使用暴力,但造成了严重后果。本罪主观上限于故意,即行为人必须知道上述人员正在依法执行公务并受到阻碍,才能构成本罪。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674人已浏览
237人已浏览
194人已浏览
11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